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蔡葵在《光明日报》发表研究论文
2025年7月,上海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蔡葵在《光明日报》发表《万物皆可AI生成,法律如何界定抄袭侵权?》一文。论文紧紧围绕在AI时代,法律界目前是如何界定抄袭的问题展开。原则上,法律定性AI抄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输入端,即使用他人作品训练AI以生成新内容。二是输出端,在输出阶段,AI输出的新内容可能与他人在先的版权作品构成相同或相似。论文认为,无论人工智能生成场景抑或是人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
2025.07.28
Cell子刊:DNA水凝胶调控雌性生殖干细胞命运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上海大学理学院材料生物学研究所李江研究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吴际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可编程调控硬度的DNA水凝胶,将其用作人工三维细胞外基质,实现了对雌性生殖干细胞“静息-激活”状态的可控转换。并且,这种DNA水凝胶包裹的雌性生殖干细胞保留了发育为健康后代的能力。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Cell系列期刊《细胞·生物材料》(CellBiomaterials)上。图1.可编程DNA水凝胶封装干细胞调控细胞命运本世纪初...
2025.07.24
环化学院石国升研究员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环化学院石国升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物理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上发表石墨烯固相调控构筑T型铁基反常多化学计量比(简称:“反晶”)类芬顿复合超高活性催化剂用于有机废水高效处理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T-shapedFe-basedmulti-stoichiometrystereoscopiccompositecatalystwithultrahighactivitytowardsFenton-likewatertreatment,synthesizedviagraphene-controlledgrowth”。面对全球性水污染挑战,特别是由...
2025.07.24
社会学院纪莺莺教授在《社会学研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年7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纪莺莺教授在《社会学研究》(2025年第4期)发表《家国之间:城市社区工作者的多重身份与社区生成》一文。纪莺莺教授长期关注政治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为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共同体高质量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把社区视为一种经由社会互动不断生成的动态关系状态。社区工作者基于行政、政党、人际的多重身份开展社会互动...
2025.07.19
欧洲催化理事会主席Weckhuysen教授受聘我校荣誉教授并作学术报告
7月11日,欧洲催化理事会主席、乌特勒支大学(荷兰)Weckhuysen教授来访我校并受聘我校荣誉教授。上海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登松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授予仪式。授予仪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楼思源厅举行,张登松教授为Weckhuysen教授颁发了上海大学荣誉教授证书。Weckhuysen教授表示非常荣幸成为上海大学荣誉教授,将为理学院Operando谱学测试平台的整体规划作出贡献,并助力人才梯队建设与科...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