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强国有我 奋斗有我|怎样让红色学习潮起来,Z世代有话说!
“我们建议,整合高校红色资源,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将沪上高校的红色资源链接在一起,以串联线路的形式形成红色文化交流氛围,并设置打卡地图,让青年学子了解校际间的红色文化,全面扩大知识面。”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王天驰介绍道。
2021.12.09
中国教育网:上海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和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三种选拔方式,择优录取。硕博连读选拔详见《上海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2021.12.08
青春上海:强国有我 奋斗有我|上海学子的青春宣言中有哪些高频词?
《青春赋》出自上海大学学生卢璐璐之手,作为公众号第一篇刊发的青春宣言,让她深感荣幸。
2021.12.08
人民网:上海地铁站里邂逅艺术展,通勤路变得轻松愉悦
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看来,地铁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空间功能价值,非常适合作为公共艺术的展览展示和创作场所。“地铁里人流密集、流动性大,文化艺术的介入能够让大量通勤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获得一些心灵和情感上的放松和愉悦,启发精神性的思考和享受。”
2021.12.07
人民网:上海地铁站里邂逅艺术展,通勤路变得轻松愉悦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邵钧在很多年前就参与了上海轨交公共空间的设计。他回忆,在上海轨交建设初期,艺术与站点的结合还不是很紧密。比如上海第一条通车的地铁1号线,艺术的呈现往往在于廊道两边的灯箱喷绘和风景壁画。后来,地铁2号线、3号线陆续建成通车,站内艺术氛围渐渐浓起来,除绘画外,还出现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艺术作品,在空间内呈点状摆放。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