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17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成绩公布。上海大学在此次竞赛中共获得1个特等提名奖,6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特别可喜的是,由理学院数学系与钱伟长学院学生刘沛榕、吴雨沁、周书兴组成的团队在数学系白延琴教授指导下获得的特等提名奖,是上海大学有史以来在美国数模竞赛中获得的最佳成绩,填补了我校历年无此奖的空白。
本年度比赛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3日,上海大学共有76支团队参赛。在参加比赛的全部16928个队伍中,共产生特等奖27个,其获奖概率为0.16%;特等奖提名46个,获奖概率为0.27%。近年来,上海大学参赛队伍迅速增加,几乎涉及到学校所有理工科、经管类院系。为了对参赛过程进行高效管理,理学院数学系成立了数模竞赛指导组,建立2017美赛官方微信群,促进参赛学生相互学习,邀请历年获一等奖学生以及具有多年指导经验的教师开设竞赛讲座。数学系杨建生、白延琴、王远弟、吕巍等老师在赛前为参赛队员进行系统训练。在连续四天四夜竞赛过程中,数模竞赛指导组安排专职老师与学生相伴,及时处理竞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做好后勤工作,并在最后一个夜晚多次和学生电话联系以保证每一位愿意参赛的同学都能顺利参赛,每一篇论文都能顺利送达美国组委会。
此次竞赛组织得到了学校相关部处和院系的高度重视。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亲自过问竞赛的每个环节,并在竞赛中多次看望参赛学子,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理学院教学院长陈玺、数学系主任王卿文亲自主抓竞赛工作;学校教务处等从政策制定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社区学院、校后勤部门同时解决寒假学生住宿问题;理学院数学系上海大学数学科学实践工作站为竞赛提供场地。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本次我校学生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即将召开的上海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献上了一份厚礼。理学院将认真总结,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先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坚持以专业社团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坚持以高端讲座为抓手,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坚持以学科竞赛为牵引,鼓励学生勇攀高峰。理学院希望以此数模竞赛优异成绩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发挥基础学科优势,依托学科特点,在鼓励优秀中青年教授站在课堂教学第一线从事骨干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把人才培养的重点延伸到课堂外,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与引领学业深造等方面,积极搭建科创、学科大赛(如挑战杯、数模)等育人平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基础性学院在我校本科生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上海大学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模竞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