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大学文学院徐有威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
刚刚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0年第2期,刊登了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教授的英文论文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这是徐有威教授担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以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0.06.30
新民周刊:探求“信仰的味道”,需要想象力和行动力
2019年暑期,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从溯园开始,去探索和解码上大的红色基因。他们选择了历史上老上大的四个校址以及分布在上海的与老上大相关的六个红色景点,开展实地探访。
2020.06.30
环保宝山:加强政校生态环境保护共建, 守护宝山天蓝地绿水清家园
2020.06.15
新民晚报:赤水竹编混搭上海点心
参加“上海非遗购物节”的卢华英和马毅一样,都是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的学员。来上海之前,卢华英的竹雕和竹编技艺非常精湛。在上海学习期间,她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杭州、安吉、莫干山的各类竹编制品厂,学习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尝试将竹编和其他材质结合,看到了很多传统工艺和现代美学结合的案例。
2020.06.13
文汇报:上海科技馆“特别夜场”致敬生命守护人
难得一遇的精品馆藏探秘之旅、悲恸壮美的海洋奇幻戏剧《鲸枝》、精心策划的四条亲子路线……昨晚,2000多名疫情期间逆行武汉、留沪奋战的一线医务工作者脱下白大褂,与家人、孩子一起走进上海科技馆,体验属于他们的“博物馆奇妙夜”。医学专家吴凡、张文宏被授予“荣誉馆员”证书。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