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退休后的于漪依然奋斗在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如今,她仍主持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同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担当起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
2019.09.28
新京报:当代理论人与文人的自我修养
什么是一个当代文人的自我修养?读文科就要多读理论吗?尽管那些困难的理论著作正在形成很大的学术黑话系统,将普通读者拒之门外,但反过来,理论的民主性也愈发凸显。今天读文化理论的人,热忱可能不比上世纪80年代,可理论(尤其是批判理论)的存在感却越来越普及。
2019.09.28
上观新闻:大学党委书记、吴京和大学生怎样回答:你心中的那座高山是什么
27日,上海大学校党委书记成旦红,与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电影《攀登者》出品人任仲伦一起,为数百名师生共上一堂生动党课。主题:攀登。你心中的那座高山是什么?两个小时的交流中,大学党委书记、大学生、《攀登者》剧组成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2019.09.28
上观新闻:借力东风“一带一路”,上海学术期刊“走出去”
上海大学首个“海外期刊角”9月26日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校区图书馆揭牌,这标志着上海学术期刊海外拓展迈出重要一步。
2019.09.28
解放日报:攀登者精神
上海电影人献给新中国70周年的电影《攀登者》,是一部气势恢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时期,中国登山队员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壮举蕴含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