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CAST团队揭示了MnS在连铸过程析出与生长行为,研究成果发表在冶金经典期刊
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简称CAST团队利用连铸坯枝晶生长热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连铸节点MnS的析出长大规律,研究成果以“ThermalsimulationofMnSevolutioninsolidificationofalow-carbonalloysteelbloom”为题发表在冶金领域经典学术期刊《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袁华志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翟启杰教授和仲红刚副研究员。MnS是含硫低合金钢中常见的夹杂物,其尺寸和形貌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2025.02.13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科研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基于深度生成模型发现新型拓扑量子材料
拓扑量子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子性质,吸引了物理研究和基础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基于常规的实验和计算方法效率很低,寻找全新的拓扑量子材料面临着巨大挑战。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生成模型的逆向设计方法CTMT(CTMT:CDVAE、Topogivity、基于M3GNet的机器学习势和拓扑量子化学TQC),将专业知识和数据驱动相结合,成功发现了20种稳定且新颖的拓扑量子材料,其中包括4种拓扑绝缘体和16种拓扑半金属。...
2025.02.06
上海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顺利完成第一轮建设周期专家现场评估
2025年1月16日,上海大学作为承担单位的上海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顺利通过了专家现场评估。图1评估专家合影上海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牌的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聚焦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高端智库。中心紧扣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
2025.01.25
材料学院氢冶金低碳技术团队在RSER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以氢代碳、氢冶金是钢铁生产低碳化的重要技术。氢冶金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另一条是非高炉的氢基直接还原技术。目前,中国粗钢产量10亿吨,90%是通过传统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的,高炉炼铁是CO2排放量最大的工序,占全流程碳排放量的75%。富氢喷吹是实现高炉低碳冶炼的重要途径。弄清富氢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规律,构建高炉富氢低碳冶炼技术和工艺原型是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海大学氢冶金低碳技术团队...
2025.01.25
理学院尹鑫茂教授团队在《Applied Physics Reviews》上发表量子光谱新成果
近日,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尹鑫茂教授等合作者在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InstituteofPhysics)旗下的物理学顶级期刊《AppliedPhysicsReviews》发表题为“Smallpolaronsmediatednear-room-temperaturemetal-insulatortransitioninvanadiumdioxideandtheirhoppingdynamic”的研究性论文。理学院博士生刘熊芳为论文第一作者。新加坡同步辐射光源实验室陈智新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杨明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