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大学儿童文学创意写作工坊”成功举办
11月15日下午,上海大学儿童文学创意工作坊第二届中国原创儿童文学论坛在文学院306会议室举办。论坛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安徽省《艺术界·儿童文艺》杂志社、陕西省《童话世界》杂志社共同主办,诸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社与杂志社领导、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的儿童文学爱好者共五十余人济济一堂,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传播等多个角度对当下儿童文学发展和童书出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谭旭东教授在开场词中介绍了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并先从创意写作与童书出版角度对儿童文学进行阐述,认为儿童文学大有可为,创意写作蒸蒸日上。而后,《艺术界·儿童文艺》杂志主编王蜀从出版者、创作者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梳理,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具备文学性、娱乐性、幻想性等五大特性,既有时代精神内涵,又有适读性,并呼唤新时代儿童文学的高峰作品
2019.11.18
材料学院李文献/李瑛教授课题组在Small上发表论文——光电化学水分解应用中一维TiO2基光电极的界面间电荷传输
自1972年Fujishima和Honda首次利用TiO2光电极分解水制氢以来,TiO2光电极在光电催化(PEC)水分解领域引起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TiO2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且其能带横跨水的分解电位(1.23 V),所以良好的抗光腐蚀性能使TiO2在光照条件下稳定工作。一维TiO2相较于其他结构更有利于入射光的利用和光生电荷的传导,并且有序的一维结构更易制成PEC功能器件,这使TiO2在光解水制氢领域更具有应用前景。而TiO2自身仅对紫...
2019.11.18
医学院(筹)“大师讲坛”系列讲座之(九)成功举行
11月14日下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郑铭豪教授应医学院(筹)邀请,在乐乎新楼2号楼大学厅作题为“线粒体转移在骨细胞中的作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医学院(筹)副院长肖俊杰主持。医学院(筹)专业教师、新药物新材料及智能医学诊疗两个专业硕博学生聆听了报告。郑铭豪教授介绍了在骨细胞中发现了线粒体转位这一现象,分析了这种转位的作用和发生机制,以及关于扁骨和长骨在失重环境下和骨质疏松病理情况下骨细胞的不...
2019.11.15
身边的榜样:2019年度上海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风采
近日,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正式公布。根据统计,本年度共有来自196家单位的625位申请人成为国家优青,资助强度为120-130万元/项。今年,上海大学有3位教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他们分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艳丽研究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蒲华燕教授、管理学院解学梅教授。王艳丽,中共党员,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中国非公核医...
2019.11.14
文学院“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研究推广基地”获首批“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11月9日,首批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授牌仪式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上海市语委办向首批5所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授牌。首批挂牌基地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5个基地同时被推荐申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据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凌晓凤介绍,2018年10月国家语委印发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国语〔2018〕3号)。文件提出要“加...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