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相关肝癌发病新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2019.12.27

投稿:张燕部门:转化医学研究院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9年12月27日 10:00

地点: 校本部19号楼西侧5楼A502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主讲人:卫立辛(上海市东方肝胆医院)

主讲人简介:

    卫立辛教授现任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及浦江人才。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诊疗研究工作。早期参加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其中部分抗体应用于临床诊治,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端粒酶与肿瘤相关研究,建立了四种端粒酶检测方法,相关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现应激和神经内分泌异常对免疫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在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诊疗研究领域中,发现了自噬在肝癌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及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进行了深入的机制探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基于自噬抑制剂的新型肝动脉化疗栓塞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系统开展炎症微环境与干细胞相互作用在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干细胞在炎症微环境中被激活后进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机制;国内较早开展干细胞与肿瘤相关研究,提出了肿瘤形成可能是器官恶劣炎症微环境诱发,即炎症损伤参与了干细胞激活、增殖及异常转化过程,提出基于微环境调控的肝癌诊疗新策略。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部评审专家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曾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2篇,被他引7000余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97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9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2项。曾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