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张德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时间:4月19日(星期五)上午8:15-9:45
地点:校本部C512会议室
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张德禄,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文体学、符号学、外语教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和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25部。共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获得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科学研究课题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项等。
演讲内容简介:本讲座重点探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在第一部分,本讲座首先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发展动因,该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媒介与模态、模态和多模态等,论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即韩礼德的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理论;接着介绍多模态话语符号资源,包括不同符号系统的分类及其意义潜势;多模态话语的设计理念;多模态话语的语法模式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探讨多模态话语中模态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话语读写能力的类型和培养多模态读写能力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模态选择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