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海外高端专家引智专项”2018国际大师讲坛系列讲座之
埃及考古新发现:如何改变我们对古埃及的认识?
题 目:埃及考古新发现:如何改变我们对古埃及的认识?
New Discoveries in Egyptian Archaeology: How do they change our view of ancient Egypt?
时 间:2018年5月9日(周三) 13:30-15:00
地 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海纳厅
主 办:上海大学国际事务处
承 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上海大学文学院世界史高原学科
主讲人:托马斯•施奈德(Thomas Schneider)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古典、近东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近东考古学》(Near Eastern Archaeology)主编
主讲人简介:
托马斯•施奈德教授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埃及学与近东研究教授。他曾在苏黎世、巴塞尔、巴黎进行研究和学习,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得埃及学硕士、博士学位以及任教资格。1999年他在维也纳大学任访问教授,2003-2004年在海德堡大学。2001-2005年,他是巴塞尔大学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研究教授。2005-2007年,他担任坐落于斯温西的威尔士大学埃及学教授及主任。2006年是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2012年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问学者。2016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讲座教授。在其研究领域,施奈德教授著作成果丰富,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约125篇,主要涵盖:埃及与黎凡特及近东地区的互动(包括埃及与圣经),埃及史与年代学,埃及学史等。他还是《埃及史期刊》(Journal of Egyptian History)的创始主编,以及美国东方研究学会(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出版的A&HCI期刊《近东考古学》(Near Eastern Archaeology)主编。
讲座内容简介:
自从1922年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发现未被盗过的埃及法老图坦卡门之墓以来,埃及考古学以前所未有的系统化方式扩大了我们对古埃及的认识。考古之旅不断揭示、发掘、考察以及重构那些巨大的墓穴、神庙及城市,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国王们的丰功伟绩转到对普通民众的遗迹上。不仅在尼罗河三角洲进行发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埃及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现代工业扩张的威胁,而且在东西沙漠,以及传统上发掘最广泛的尼罗河谷地区也受到一定影响。每一年的考古工作都有新的发现,为我们对古埃及的认识常常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证据。这些发现促使我们要重新书写埃及史的整个篇章。本次讲座将会以近50年埃及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为例,探讨这些发现如何重塑我们对埃及文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