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撰写和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方法和经验

2017.12.12

投稿:刘兵部门:土木工程系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7年12月14日 13:45

地点: 校本部东区计算机楼406

报告题目:研究、撰写和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方法和经验

报告人:岳中琦 教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会议时间:20171214日(星期四)13:45-16:30

会议地点:校本部东区计算计楼406

报告人简介:

岳中琦教授现任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香港和加拿大法定岩土工程师。1979-1983年获北京大学地震地质专业理学学士。1983-1986年获北京大学地球动力学方向硕士学位。1988-1992年获加拿大Carleton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他曾在中国内地、加拿大和香港多年从事近十年岩土工程实践。三十多年来,他做了大量工程和科研工作,地质力学、滑坡防治与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发现、方法、规律和理论。撰写和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和科技报告书,250多篇科学网博文,两项美国发明专利。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科研机构做了近500场学术报告。他获得了1983届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1992年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科学和工程基金博士后奖,2006年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大奖,2007年国家(香港)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学会(IACMAG) 2008年优秀贡献奖,和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相关资料

在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思敬院士,邀请岳中琦做了一场题名为“国际高质量论文研究和思维的探讨”的学术报告。之后的十多年,岳中琦又应邀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数十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做了70多场相关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岳中琦,通过他本人三十多年来的原始创新研究、SCI论文撰写和科技英文演讲的经验和体会,同大家分析、阐明、说明、分享了,如何研究、撰写和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的一套具体、可行方法。这套方法是:个人和团队的脑海要站在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边界和前沿,先看到、想到自然现象和问题;造图、用图、看图、对照图,用简单、常用语言、数学公式和数据,按照已知自然规律、公认逻辑和时空序列来主次纵横脉络分明与清晰地解释、说明和论证自己对某一个未知或未解决问题的理解、过程、方法、发明或发现;从而,在同他人工作(参考文献)对比基础上,提炼、撰写、形成高质量的论文,以揭示此问题的同一或不同自然存在或现象之间的客观关系或规律,让他人和社会获利、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