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大气气溶胶中的类腐殖质: 丰度, 来源, 及分子表征
报告人:郁建珍,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及环境学部教授
时间: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下午14:00
地点:校本部东区环化楼915房间
报告简介:Humic-LIke Substances in Atmospheric Aerosols: Abundance, Sources,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大气气溶胶中的类腐殖质: 丰度, 来源, 及分子表征
大气中的类腐殖质是指大气中一类水溶性的但相对疏水的有机物,因其与水和底泥环境里的腐殖质有诸多类似的化学性质而被称为类腐殖质。最近的研究发现类腐殖质是PM2.5的一个可观组成成分,在珠三角我们的研究表明约10%的PM2.5 是类腐殖质,因此,了解这一组分的来源及分子水平的化学组成会为研究PM2.5的环境及健康效应提供重要基本理化信息。我们在珠三角的工作发现生物质燃烧(比如秸秆焚烧)和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反应(被称为二次形成过程)是类腐殖质的主要来源。同时我们用超高分辨率质谱检测到上千个类腐殖质有机物,主要包括有机硫酸脂,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元羧酸及其他含氧化合物。
报告人简历
郁建珍,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及环境学部教授,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客座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1996 年于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环境科学及工程系大气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其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二年,于1999年到香港科大任教职至今。从1992 年的博士研究到现在一直从事大气化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气分析化学,大气中有机物,尤其是气溶胶相的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建立,二次气溶胶形成机理,气溶胶源分析,大气气溶胶及排放源气溶胶的化学表征。郁教授一手在香港科大建立了达国际水平的PM2.5 (大气细粒子)成份及有机示踪物大气化学分析实验室。鉴于她丰富的大气化学成份分析经验及精密严格的质保/质控,郁教授领导的实验室自2011年开始被香港环境保护局委托负责香港PM2.5大气监测网络的化学成份分析。郁教授已在大气化学领域发表九十多篇论文,大多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等大气或环境领域主流杂志。所发表的多篇论文广泛被同行引用,总引用次数达3300多次。郁教授目前担任Atmospheric Research(爱尔思维出版社)及Environmental Chemistry(澳大利亚CSIRO出版社)两个大气及环境领域SCI期刊的副主编。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