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在两相反应机制中存储与输运的原子尺度表征——材料学院

2015.06.11

投稿:关艳芳部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5年06月16日 14:00

地点: 校本部E楼408

报告题目:锂在两相反应机制中存储与输运的原子尺度表征
报告人姓名:卢侠 博士
报告时间:2015-06-16 14:00
报告地点:校本部E楼408
报告内容简介: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今重要的能源存储与转换设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追求更高容量,更高安全性能以及更长使用寿命的工作一直在继续。因此了解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工作原理,透析锂在电极材料中的存储与输运机制,无疑可以从根本上指导,优化以及设计更加适合现代需要的能源存储设备。基于双球差校正冷场发射电子显微镜 (STEM)和第一性原理计算(First-Principles Simulation), 本工作详细地研究了锂在两种最重要的电池材料 (Li4Ti5O12 spinel anode and LiFePO4 olivine cathode)中的存储与输运行为. 虽然两种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同样的两相反应机制,然后在原子尺度却表现出迥异的锂离子存储与输运行为:Li4Ti5O12显示一个近似完美的两相界面;LiFePO4则展现出Li的阶存储特性,而其源于晶格中Fe跟电子的强关联特性。
报告人简介(中文):卢侠,男,1984年生,2013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从事与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于2011年获得第十八届国际固态离子学大会最佳墙报和中国科学院所长奖学金优秀奖以及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至今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材料工程系和Hydro-Québec Research Institute (IREQ)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ture Commun., Nano Lett.,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Sci. Re., ChemSusChem, Energy Environ. Sci., etc..等杂志,相关工作作为杂志封面以及被Science报道等。目前H-index为12,引用超过9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