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第三种公转而不自转的生物马达
报告人:郭培宣,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纳米技术平台合作计划主任
报告地点:校本部纳米所会议室E202
报告时间:2015年9月15日9:30
报告人简介:
郭培宣教授198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现为William Farish纳米生物技术首席讲座教授(Endowed Chair) 和美国肯塔基大学纳米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曾担任两届RNA纳米技术及药物国际会议主席,并担任2015年RNA纳米技术GRC(戈登会议)的主席。在2006年到2011年间他担任美国NIH其中的一个国家纳米医药发展中心主任,近期担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纳米技术平台合作计划主任,专注于癌症治疗中的RNA纳米技术。
郭教授首建了phi29 DNA包装马达(PNAS, 1986),发现了phi29马达pRNA (Science, 1987),体外装配了有繁殖力的双链DNA病毒(J Virology, 1995),发现了pRNA六聚体(Mol Cell, 1998)。2013年他发现第三种公转而不自转生物马达。该发现解决了科学界37年来关于病毒 DNA 包装马达研究的争端。郭教授本人是RNA纳米技术的创始人(Mol Cell, 1998; JNN, 2003; Nano Lett, 2004, 2005; Nat Nanotech, 2010),并开发和创造了利用RNA纳米颗粒作为新的治疗癌症及病毒感染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他的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具有超级热力学稳定性的pRNA-3WJ结构(Nat Nanotech, 2011; Nano Today, 2012),能特异性靶向结合到癌细胞,而没有蓄积在正常组织和脏器。他的课题组近期还解出了pRNA-3WJ基序的晶体结构(RNA, 2013);构筑了双成像系统来检测单个荧光素(EMBO J, 2007; RNA, 2007),并把phi29马达通道嵌合到质膜上以开发单分子通道的双链DNA高通量测序(Nat Nanotech, 2009)。
郭教授在1995年获得了Pfizer杰出教授奖,1998年获得普渡大学杰出教授学者奖,2004, 2005和2007年分别获得普渡Seed Award,2006年获得Lions癌症研究奖,2009年殊荣明尼苏达大学COV杰出校友,2014年殊荣明尼苏达大学一百年杰出中国校友,2011年获得了辛辛提那大学卓越研究奖。郭教授是5个纳米技术杂志的编辑或董事,他的工作在电台或电视如ABC或NBC上被报道过数百次,并在时事通讯或NIH、NSF、MSNBC、NCI和ScienceNow的网站上占据重要位置。他是1998年第一届高科技交易会(深圳)朱镕基总理特邀嘉宾和大会报告人;NIST、NIH、NSF和纳米技术全国委员会的两个重要国家纳米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并且在2006至2010年任NIH纳米医药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10年和2014年内部科研审查委员会成员(NIH Intramural Research Site-Visit Review Panel)。现为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任命的海外评审专家。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