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关于语言及“四个主要辞格”的观点及其解构意义

2015.10.12

投稿:刘佳部门:外国语学院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5年10月23日 13:30

地点: 校本部C512

 

主讲人:邓志勇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时间:10月23日(周五)下午1:30~3:30

地点:校本部C楼512室

出席对象:专业研究生和相关外语教师

分类:“重建巴别塔”教授系列讲座之九

主办:外国语学院

简介:主要探讨伯克关于语言及四个主要辞格(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语)的哲学观,并据此之处这种观点具有社会现实的解构意义。伯克是当代著名修辞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哲学家,享有当代“亚里士多德”之美誉。他是美国当代修辞学之主流学派的新修辞学的旗手,认为语言是戏剧,四个主要辞格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邓志勇,博士、教授,现任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修辞批评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上海外文学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西方修辞学、修辞批评研究、语体学、语言学、英语写作学研究。2001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5.2~2006.2)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12.2~2012.7)做访问学者, 200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迄今发表学术论文近七十余篇,其中南大版CSSCI及北大版核心论文三十多篇,涉及修辞哲学、修辞理论及其应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语言学、语体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关于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当代美国修辞批评的理论与范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高校英语写作教材一部《高级英语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其他编著多部。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一项、上海市教材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