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马克•布洛赫《国王神迹》对新政治史研究的贡献
主讲人:张绪山教授 清华大学历史系
主讲人简介:
张绪山教授,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寿光市。1991-1998年留学希腊,先后就读于萨洛尼卡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大学历史考古学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通晓英文、希腊文、法文等外文;研究领域涉及拜占庭史、中西交流史等,著有《6-7世纪中国和拜占庭帝国关系》(希腊文,雅典1998年)、《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传统“权力神圣观”研究》(待版)、随笔集《随缘求索录》(待版)、研究论文数十篇;译作包括《东域纪程录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华书局2008年再版)、《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国王神迹》(商务印书馆2014年)等。获得的学术奖项包括:清华大学“骨干人才奖”(2002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2007年)等。
题目二:地中海史研究:从布罗代尔到阿布拉菲亚
主讲人:夏继果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主讲人简介:
夏继果教授,山东汶上人。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2003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主要著作有《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以及与Jerry Bentley共同主编的《全球史读本》;主要译著有《12世纪文艺复兴》、《现代世界的起源》。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中外学术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先后从事英国史、外交史、中世纪欧洲教育史、全球史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地中海史、中世纪西班牙史、中世纪基督教欧洲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世界的互相认知、历史上的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
题目三:中世纪的“资本”论:以彼得·约翰·奥利维论高利贷为中心
主讲人:刘招静博士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主讲人简介:
刘招静博士,湖南人。200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硕士学位,2012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能使用拉丁语和多门现代外语从事学术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世纪经济伦理,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高利贷”(usura)的态度;中世纪历史编撰学;以及中世纪欧洲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认知等。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等学术期刊发表有专业论文。并译有麦克尼尔等编《宝库山世界历史百科全书》辞条23条,共约10万字(待出版);切斯·F. 罗宾逊等编《牛津历史著作史》5章,约10万字(接近完成);以及译文《中世纪历史学家与他们的现代同行》,载陈恒等主编《新史学》。
对谈人:徐善伟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主持人:王三义教授 上海大学历史系
地点:上海大学校本部A602
时间:2015年11月9日(周一),9:00-11:30
主办:上海大学历史系
鸣谢:上海大学“世界史”高原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