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6.06.22

投稿:宋桂林部门:文学院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6年06月30日 09:00

地点: 校本部行政楼报告厅

第八届海派文化周高端系列讲座之四——“海派文化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海派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兴盛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了一些外国的、特别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文化派别,富有兼收并蓄、中西交融等特点。海派文化周旨在通过讲座和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体会海派文化。

报告主题:海派文化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主讲人:李关德

地点:行政楼报告厅

时间:2016630 9:00-11:00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

主讲人介绍:

1956年出生于沪上黄浦江畔,学过农,当过木匠学徒,日工夜书,业余大学专修中国文学,涉足共青团、街道办事处、财经谋划等管理实务,评为高级经济师,在复旦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先后担当城区媒介传播、文化、党派团体等工作的管理者,研究海派文化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主编PARAMOUNT文化丛书《海上静安》,著有长篇小说《静欲》、时评文集《观微井议》及散文随想录等。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