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周四)下午3:00
延长校区行健楼913室
讲座: 散射介质中的光聚焦与成像
清华大学 马骋 教授
演讲者简介:马骋,2004年获得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光传感专家王安波教授。其研究主要围绕白光干涉仪、吸收光谱以及光机谐振器在传感领域的应用展开。2012至2016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其合作导师是国际著名生物光子学专家汪立宏教授(OSA,SPIE Fellow)。研究主要围绕非介入式、在散射介质内的光学成像与聚焦展开,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包括光声成像以及波前整形。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复杂介质中电磁波传输,光子—声子相互作用,光声成像,自适应波前控制,深层生物组织光学成像、治疗,以及光遗传学。目前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并参与编写国际学术著作一部。在博士后阶段,以共同项目负责人身份成功申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2016年,他获得中组部“青年千人”专家称号,现受聘于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讲座摘要:
用光学手段进行生物医学成像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物结构、分子构成以及功能性信息,因此,光学成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前期及临床应用。但由于生物组织对光的强烈散射,传统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像深度被限制在皮肤以下一个毫米,这严重阻碍了光学成像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打破光子散射极限,我们开发了两种非介入式克服光子散射的技术:光声计算断层成像,以及波前整形。我的报告将围绕这两项技术展开,为大家展示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
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