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问题意识与学科体系
主讲人:傅敬民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时间:2016年10月21日上午9:00-11:00
地点:宝山校区C512
主办: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显然并不成熟,因此要有自身的问题意识和学科边际。研究翻译的视角可以多种多样,但翻译研究学科却不可采取“泛翻译”或者“反学科”的姿态,应该着力加强学科自身的建设,不能因为翻译的复杂性以及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而无限扩大翻译研究的学科范畴与边际。 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其目的不是为了用翻译研究来取代比较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是为了翻译本身的健康发展。 翻译学科应该加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研究,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因此,翻译研究的学科意识应该将问题意识基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并围绕这二者加强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系统化、整体化、多元化建设。
主讲人简介:
傅敬民,男,法学博士(文化社会学方向),英语教授,现就职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担任《上海翻译》常务副主编、上海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上海外文学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
主要经历:
历任原上海工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商学院教师,也曾担任过外语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以及留学生部主任等职。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和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学术兴趣还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圣经汉译研究等。
科研成果:
曾在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翻译英语小说9部,主持国家领导人文集英译1部,主编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