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跨国比较视野下的“免费馈赠”研究

2016.12.13

投稿:徐芬芳部门:社会学院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13:30

地点: 校本部B417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系列讲座

2016年第64讲总第470

 

报告题目:人类学跨国比较视野下的“免费馈赠”研究

报告人:刘晓茜

中国农业大学讲师

主持人:计迎春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东方学者

时间:20161220日下午1:30-3:00

地点:校本部B417

讲座人简介:

刘晓茜,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德国马克斯布朗克研究所人类学所博士后研究员,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社会文化人类学。其博士研究对相关人类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英文专著正在准备中。曾为多个国际机构提供社会发展咨询,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发表英文及中文文章数篇,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研究兴趣包括人类学理论,政治人类学及性别理论。

 

讲座内容简介:

有“免费的午餐”吗?如果简单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不论在微观日常生活还是高层国际现象里,我们都常常会看到各种相关的话语和实践,比如“免费提供”或者“无偿赠予”?如何从社会科学角度思考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里“免费午餐”背后的多重政治经济和道德伦理结构?在这一问题上世界各地的转型过程显示了什么样的异同?如何理解民族志田野调查的方法所能提供的相关实证材料?本讲座将通过对中国、印度和拉美等地的福利及礼物研究对这些问题作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