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曼达教艺术之哲学面向

2017.06.12

投稿:陈奕雯部门:社会科学学部(筹)浏览次数:

活动信息

时间: 2017年06月23日 12:00

地点: 校本部B401室

“社科论坛”系列讲座第一百九十三讲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Mandaean Art (古代曼达教艺术之哲学面向)

主讲人:布里哈·拿撒乐(Brikha H. S. Nasoraia)教授

主讲人简介:
        布里哈·拿撒乐(Brikha H. S. Nasoraia)博士、教授,澳洲悉尼大学阿拉伯、古代闪米特学(语言与文明)以及宗教史教授。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了五个博士学位。他是澳大利亚哲学家,学术领域和社会活动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杰出的领袖人物。他是国际曼达教、拿撒乐派最高委员会主席,以及澳洲曼达教灵性委员会主席。拿撒乐教授是巴格达大学研究生课程曼达学与闪米特学的创办者。他也是世界瑜伽学会的国际顾问。拿撒乐教授对包括灵知主义宗教、基督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印度教等多元传统在学术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时间:6月23日(周五)中午12:00

地点:校本部B401室

内容概要:
        曼达教艺术是古代曼达宗教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世纪以来,这门艺术大多保存在曼达教拿撒乐派的秘密卷轴里。这门艺术所表述的是曼达教深奥的传统和智慧的教义。这门艺术同时包含了曼达宗教与哲学体系的基础。它是一种特殊的深层知识,与人类和宇宙的奥秘相关。它充满了符号和代码,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宇宙神秘语言”,需要对之进行诠释。本讲座旨在用各种曼达教拿撒乐派卷轴中的插图,来展示古代曼达教艺术之哲学面向以及曼达宗教、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