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院举办主题为“科学是怎样产生的”的高端讲座

发布时间:2013-10-24投稿:李银 部门:校团委 浏览次数:

10月1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关增建教授做客人才学院高端讲座,在校本部乐乎新楼2号楼上善厅带来了题为《科学是怎样产生的——兼论科学起源的社会背景》的专题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关教授以平实而又生动的话语将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史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学员们对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展有了更加客观、深入的认识。

 

了解科学,从博弈到质疑

如今,科学技术被应用于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科学技术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为何到了近代才有蓬勃的发展呢?关教授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运用其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巫术与科学技术的对比,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有着‘改善生存状态,主宰外部世界’梦想,在实现梦想的探索之旅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巫术、神话、自然崇拜、原始宗教、现代宗教这些与科学技术相随的社会产物。科学技术就在与他们的博弈中,萌芽、成长,并最终服务于人类。”

关教授对于科学产生过程的逻辑分析使学员们有了更深的思考。图书情报档案系11级本科生刘迪分享到“马克思说‘人类世界是可知的。’而这是现代科学高度发展后的产物。通过关教授的解读,我渐渐明白了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科学技术是可以被证伪的命题,人们在逐步探索中,总结出一套理性思维方式与实验相结合的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有效手段,才使得科学技术在近现代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悟发展,从理解到贡献

在互动环节中,学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与现场所得的感悟,积极地与关教授交流探讨自己的疑惑。关教授耐心详尽地一一解答了学员们的问题。

在解答机自学院11级本科生吴柯儒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时,关教授解析到“科学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人类的左右脑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在开发人类右脑的时候会给人带来对科学技术的灵感而推动科学的前进。”关教授也说到“艺术的最大作用还是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科学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解答翔英学院12级本科生茹珂阳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祭拜与科学的关系”的问题时,关教授则指出“传统节日对祖先的祭拜更多的应该从人文的角度看待,是对先辈的感恩,但如果有些人利用这种祭奠方式大搞风水说、保佑说,则不是科学观点所认同的。我们应该拥有灵活的科学观点,不要被定义框死。”

通过关教授关于科学产生与其起源的社会背景的详尽讲解,学员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每天接触、每天学习的科学为何物;也更加明白,人类一直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探索、实验的原因。钱伟长学院12级本科生张运伟分享到“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人类认识、认可至推崇科学技术,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类不再匍匐于神的脚下,开始肯定自己在自然界的存在,并且坚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科学的方式认识并主宰所处的世界,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飞跃。”

 

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不仅了解了科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更加深了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明白了科学发展的本质。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理当接过发展科学技术的接力棒,在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中,不断探索,求实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团委、人才学院 程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