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办的“与艺术同行”易班主题活动第四次讲座于10月23日在美院318顺利举行,吸引了不少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主题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海派书法的渊源与未来》,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敦煌学研究》编辑,重庆书画院理事陈红梅教授主讲。陈红梅老师从海派书法名称由来、海派文化特征、江浙沪书史钩沉和海派书法渊源与传承这四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海派书法。从古至今,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讲述了海派的渊源及未来的展望,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授期间,还附上大量的书法照片,有陈红梅老师自己的作品,也有其导师陈振濂、范景中先生的作品,甚至还有书画界名人的作品,一再强调了书法的重要性。各种书法风格,尽展风采,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碑学、帖学等书法的风采。除此之外,陈老师也就如今的中国书法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加强传统书法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也要发展出自己独有的风格。而对于当代海派的书法及其未来发展,陈红梅老师保持了一个乐观的态度。当代的海派书法家又打破了一个艺术的界限,将书法的表现形式体现得更加的多样化,比如徐冰的《天书》《地书》,更注重主观的情感表达,更加具有当代的特色。
陈红梅老师精彩的讲座博得同学们的一致好感,课件之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陈红梅老师也耐心的给与解答,并附上自己的见解。
陈红梅老师还会带领大家参观“吴昌硕纪念馆”,希望同学们在实践课程中更加能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孙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