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5日下午,由我校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面向需求,面向问题”第五期文科研究中心交流培训会在校本部行政楼501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培训会针对时下热点的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问题,特邀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发处处长郭爱军来校,与学校各文科中心代表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培训会由社会发展研究院张恒龙院长主持,经济学院院长沈瑶、上海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李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陈以增、中欧学院副院长陆歆弘等文科学院科研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师出席,讲座吸引了70余名师生前来听讲。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作为深化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实质性举措之一,“上海自贸区”担负着以开放促改革、探索中国改革路线图的重任,将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郭爱军先生聚焦“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规则创新与实践”的主题,从规则的角度、通过案例层层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的背景、内容、规则创新、形成复制推广经验中要注意的五对关系、发展方向和自贸区工作建议。
郭爱军认为在如今以规则驱动、规则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自贸实验区将带来几个重大规则转变:重构园区经济规则、重构经商规则、重构准入规则、重构企业择区规则、重构制度优化规则。9月27日《上海自贸实验区总体方案》凸显了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产业开放领域和投资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资本流动、定价和监管规则,创新制度环境五点的规则创新。其中,他重点指出自贸区为催化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很有可能使其成为自贸区规则创新的最大亮点。在对自贸区工作建议上,他强调要巩固形象、营造环境、把握节点、加快转型和职能转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加大对自贸区内容、政策、规则的研究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自贸区建设。”郭新军先生引用狄更斯著名作品“双城记”结束了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后,在座的各位学者与专家积极互动,分别就“自贸区建设的几大阶段”、、“上海配合中央推进中国金融开放和改革的有效方式”、“自贸区的效益分类”等应用性问题开展深入探讨。
郭爱军先生最后对高校教师入区开展自贸实验区研究的方向提出殷切希望,他表示在各大领域均广泛开展研究的现状下,绝大多数受限于理论研究,建立在调研基础上的微观基础研究是需要拓展的重点,也更加迎合政府决策需求。希望上海大学的学者们能以此为切入点,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