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15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徐艳国副司长、田敬诚处长等一行三人,前来上海大学期刊社,对上海大学《社会》杂志在高校哲社名刊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听取了工作汇报。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陈丽莉、期刊社社长秦钠、《社会》杂志副主编孙秀林以及期刊社相关领导、《社会》杂志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党委副书记忻平首先代表上海大学,对教育部领导在百忙之中专程来我校检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汇报了学校对《社会》杂志工作的支持和指导的情况。接着,《社会》杂志副主编孙秀林汇报了《社会》杂志在本年度名刊建设过程中的情况、今后工作的设想等。
自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进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来,《社会》杂志获得了又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以进入名刊工程为契机,杂志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委会、编辑部努力贯彻教育名刊工程建设的指导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探索新的办刊模式,努力提升办刊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同年12月,《社会》杂志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2年《社会》进入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资助学术期刊名单;2012年再次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3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百强社科期刊”。近年来《社会》杂志的编校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再次获得上海市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杂志的影响因子、转摘率以及刊文获学界年会优秀论文奖教育部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比率不断提高;还参与了许多稿级别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的主办和协办,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先后被国际知名数据库如Social Sciences Collection ProQuest(前身CSA)和EBSCO host等吸收为国际刊源。而且近年来《社会》杂志在网络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匿名审稿人的一致好评。
在听取了孙秀林副主编的汇报后,徐艳国副司长对《社会》杂志这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好评。认为《社会》的工作做得非常好,能够解放思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说明,教育部实行的名刊工程建设对高校优秀期刊的推动是明显的,今后教育部将会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建设。同时,他也对名刊建设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高教名刊杂志要将这个优秀的平台做大做强,并且希望《社会》杂志要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派发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建设做出贡献。
另,据11月16日教育部社科司在南宁召开的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主编联席会议上,徐艳国副司长以及其他兄弟院校名刊主编也对《社会》杂志的办刊经验给予了高度好评。
《社会》杂志编辑部路英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