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13-12-06投稿:仇静豪 部门:校团委 浏览次数:

2013年12月5日是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大学志愿事业的发展,营造全上大学子共同投身志愿公益的良好氛围,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1日举办为期一周的志愿系列活动。活动以“青春年华,志愿上大”为口号,号召上大学子投身志愿,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是高尚的、志愿是快乐的,志愿是时尚的”。此次活动同样是我校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微志愿”理念的后续深入推广,活动共分为“体验志愿”、“缤纷志愿”、“传递志愿”、“加油志愿”四个板块。

 

体验志愿,今天我是志愿者

志愿者体验活动是今年12·5日系列活动的主推项目之一,由全校各个志愿者团队提供志愿服务体验岗位,为平时没有时间参与固定志愿服务的同学提供一次体验志愿的机会。据统计,12·5活动期间,共有包括七号线地铁志愿者、大场敬老院志愿者、阳光之家志愿者等18个岗位,近200人次的体验机会在全校进行招募,报名情况异常火爆,甚至有些岗位的报名信息在公布后三小时内就几乎报满,可见同学们对于参与志愿的热情非常高涨。在体验活动结束后,青志协会向所有参与体验的同学收集志愿感想,通过“志愿上大”网络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体验志愿者的志愿感悟,同时向他们搜集反馈信息,了解岗位设置和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同学对于志愿者团队后续活动开展的建议,并将此信息反馈给各个志愿者团队,达到双赢的效果。

 

缤纷志愿,show一个上大给你看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当天,下沉式广场举行了上海大学“十佳志愿者”团队复审入围团队集中展示活动。20支展示队伍在下沉式广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馨苑义工队的同学们不仅将品牌活动一个个展示在KT板上依次陈列,为同学们带来了直观清晰的视觉感受,还进行了现场团队演说,丰富了同学们的听觉享受;慈善爱心屋的同学身着卡通人物服装进行团队风采展示,富有极大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悉尼工商志愿者大队的同学更是一早冒着寒风雾霾从嘉定校区赶来,同时用10个ipad集中展示了志愿活动开展的影像,并为同学们带来了趣味的“欢乐大转盘”小游戏;贵州支教团团队更是带着他们这个暑假的支教成果,和我们一起感受在贵州的三周珍惜,和我们一起分享三周的难忘回忆……

当天的展示还设置线上投票环节,参与的同学们可以根据各团队的展示,扫描“志愿上大”人人平台二维码,进入主页,点击相册,在自己喜欢的团队相片下面点赞,团队相片点赞数也将作为十佳团队评选的最终人气得分。线上投票十分火爆,三个小时内许多团队的点赞数已经突破百位。青志协将结合线下展示结果,在12月17号进行上海大学“十佳志愿者团队”终审答辩环节,最终评选出上海大学“十佳志愿者团队”。

当天的活动创新地采用了微博直播的形式,将活动的每一步进展上传到人人网和微博平台,让不能亲身体验的同学通过网络感受到洋溢在校园每个角落的志愿氛围。

 

传递志愿,将“Send It On”进行到底

“Send It On”传递志愿的理念是此次12·5志愿者活动的主旨内容,志愿传递共分为线上线下进行。线下的传递活动有“爱的传递”感恩志愿者活动以及“志愿心丝带行”微志愿传递活动。线上活动主要采取人人、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一方面进行“微志愿”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另一方面将线下的活动进程在网络上进行传递,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到“Send It On”传递志愿这个新理念。

“志愿心丝带行”微志愿传递活动通过在自行车上绑上写有“请扶起您身边最近的一辆倒下的自行车,并将丝带传递下去”等话语,希望通过扶自行车这样简单的举手之劳让同学们体会到什么是“微志愿”,也让同学们更生动的理解“快乐志愿随手公益”以及“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理念。“爱的传递”活动是在12.5十佳展示现象设置爱的KT板,让所有前来的同学们在青志协准备的精美卡片上写下爱的祝福,将这样一份对志愿者的感恩传递下去。

 

加油志愿,将志愿进行到底

12.5系列活动开展之际,正值上海大学菊花节热闹之时,为了给周末前来观赏的游客带来便利的引导,规范游客的文明行为,彰显上大学子的精神面貌,青志协组织了“秋之韵”菊花节志愿者活动。由青志协所有成员组成了“小黄人”菊花节志愿小队,为游客进行路向引导和文明劝导,成为了周末上大校园里的又一道风景线。

此外,科技馆志愿者招募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12月24——2014年1月5日会有近千名同学参与科技馆的志愿服务。青志协还推出了“至爱吉祥物”上大志愿吉祥物征集活动,广泛号召全校富于创新、长于设计的同学为心目中的志愿者勾勒出爱心形象。

 

 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的帷幕已经拉开,青志协为全校同学准备了一道丰盛的“志愿大餐”,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志愿,感受志愿的魅力。让我们一起享受为期一周的志愿者嘉年华,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