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维度——2013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开幕

发布时间:2013-12-12投稿:宋国栓 部门:美术学院 浏览次数:

        自2012年创办年度展这一展示学院专业精神和学术高点的展事并成功举办首届展览以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成为年终岁末大家翘首以盼的展览盛事。转瞬又是岁末,“视觉的维度——2013上大美院年度展”如约而至。本届年度展由上大美院学术委员会主办,著名批评家、上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大美院史论系副教授李晓峰担当策展人,美院副院长杨剑平教授担当展览总监,于2013年12月6日隆重开幕。

本届年度展的主题定为“视觉的维度”,与上届年度展的主题“形象的对视”形成呼应。本届年度展以 “视觉的维度” 为题,意在表达视觉艺术的多元共生,参展作品分为装置、雕塑、版画、水墨、岩彩、油画、摄影、陶艺、玻璃、首饰、漆艺、扇面十二大类,58位参展艺术家涵盖了美院几乎所有专业,显然,这并不是学院系科的行政划分,作为年度展的一个特别专项,扇面作者包括了不仅国画系还有油画系、版画系、设计系、建筑系、史论系等跨界作者。参展者的涵盖面意味深长,有平时沉默寡言的普通教师,有日理万机的院长、系主任,有已闲赋家中的退休老教师……事实上,画扇面已成为许多教师、当然也包括国画系教师的日常行为,在过度浮躁的时代、碎片化的生活中、一种几乎仅存的时间缝隙里可维系的爱好、习惯和易行的、得心应手的形式。近年来重燃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也使扇面传统形制重新获得被审视的良机,况且,扇面还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这样的分类更意在表达学院教学与创作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显然,扇面也成为年度展关注的一个学院年度的特殊状态。

生逢一个多元时代,艺术的一个当代重要特征就是多样化的共生。年度展主题“视觉的维度”意在表达的就是视觉的共生。由此,中青年教师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届年度展的被选主体。中青年,本来就应该处于艺术创作的活跃期、旺盛期,艺术创作更大胆、更热情、更自由,更富敏锐性与想象力,更具有创造的冲动和力量,自然也更容易贴近当下,更具有未来。还有一点也甚为可贵,就是大多数年轻艺术家尚未被名利羁绊,进而,展现了“年度展”特别关注的另一条准则,就是对艺术的基本忠诚,之所以不夸海口说对艺术的绝对忠诚,是由于身处世态多变、生存多艰的时代,背负生活重累的中青年对待艺术的爱是尤其值得特别珍视的,那是一份不管多难仍然坚守的爱,不管是沉默的爱、痴情的爱、执着的爱,还是忘我的爱、奋不顾身的爱、舍生取义的爱,亦或化俗为雅的爱、去伪存真的爱、敝帚自珍的爱,多样的爱汇聚成为的艺术忠诚构建了艺术创作的全新维度。

本届“年度展”的视觉艺术维度或共生,还表现为对界限的打破,打破学院的专业界限,打破专业的固有模式界限、陈规陋习界限,等等,从而,展现更加自由和富有创建的艺术创作。打破界限,还包括打破自身与外界的界限,打破学院与社会的界限,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还要打破体制的界限,打破身份地位的界限,特别需要打破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界限,比如,内心的体制界限。常常,我们内心存在的体制甚至远远强大于社会的体制。让不同专业、媒介、形态、观念的艺术作品共处一个空间,共享一个展览,共存一本画册。多而不乱,繁而不杂,多元互补,共同生长。

年度展策展人李晓峰指出,年度展作品并不贸然统称为当代艺术,却一定与当代相关,包括与当代社会、当代生活、当代文化的多样关联,“视觉的维度”就是视觉艺术的多元表达,并通过学院诸多专业的创作资源,从材料、技术、方法、观念等多方面呈现。

本届展览还邀请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太原等全国各地的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长20余人举办一个题为“学院艺术的多维空间与当代路径的学术研讨会”。年度展期间,还举办了系列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