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10日上午,同济大学数理强化班负责人、数学系副主任殷俊峰教授访问钱伟长学院,交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体会。国家杰青获得者、中科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中治教授、钱伟长学院直属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顾传青、副书记徐晓夏和学院管理人员出席座谈会。
首先,应白中治教授和殷俊峰教授的邀请,顾传青教授介绍了钱伟长学院从强化班到自强学院、再到试点学院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从1997年办学开始,钱伟长学院实践钱校长“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注重全面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办学特色和育人模式,从2011年开始,上海大学把钱伟长学院形成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推广到全校,对2011级一年级新生全面实施大类招生改革, 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平台。
接着,殷俊峰教授介绍了同济大学数理强化班的基本情况。该强化班“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教育部立项的项目,旨在培养一批既有近代数学的坚实基础,又掌握某一应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的交叉型科技人才,以适应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数理强化班已办四届。学生来源在理科新生中选拔。进入数理强化班的学生在入学后的一年半中由数学系管理,一年半后学生根据入学时已确定的专业、专业大类分别进入土木工程专业、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继续学习。殷俊峰教授认为:钱伟长学院作为国家试点学院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个性化培养、多层次导师制、课外学生活动平台等具有鲜明的上大教改特色。
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课外活动等具体工作,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和机制,大家互相交流,取得了很多共识。双方希望加强合作,互相支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