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6日,应材料学院材料研究所姚美意老师的邀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散射研究室的刘蕴韬主任一行来我校交流访问。刘蕴滔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2004年获得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和组织了高分辨粉末谱仪、应力谱仪、织构谱仪等设备的设计建造工作。刘主任做了题为”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建设进展及其应用介绍”的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中子散射的原理、应用和中子散射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并对三轴谱仪、织构谱仪、非弹性谱仪等进行了具体说明。中子散射法对大样品的体织构,多相材料织构以及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原位织构的测量具有优势;在残余应力方面,中子能够实现深度三维无损测量;中子散射实验室的多种仪器,例如小角散射谱仪,可以研究金属材料中弥散颗粒的分布,中子照相可以研究构件的破损问题,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材料分析方法。另外,随行的李眉娟、刘晓龙和高建波博士,分别对织构谱仪和应力谱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们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子散射在测量织构和应力中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大家对中子散射技术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报告中,师生们踊跃提问,他们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科技处副处长施鹰教授,材料学院刘文庆、吕战鹏、徐晖等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报告结束后,刘蕴滔主任一行参观了我校的分析测试中心。
通过此次交流,大家了解了先进的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参加交流的同学和老师们都受益匪浅,表示会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各自的科研之中,为我国的材料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