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3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参事聘任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为6名新任参事许佩琴、杨洁勉、吴大器、金亦民、徐静琳、蔡建国颁发聘书。副市长赵雯、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等出席聘任仪式。
作为来自法律方面的专家,新参事、我校港澳台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徐静琳教授1982年起就在高校从教,在行政法和港澳基本法领域的研究中颇有成果。此外,徐静琳教授还曾担任过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两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宝山区政协副主席。
参事,顾名思义,“参核其事,参与其事”,向领导直接谏言。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参事”是个多少显得有点神秘的职业:他们由政府专门聘任,享有“智库”、“智囊团”、“政府高参”的美誉。他们长期居于幕后,却往往出语重要。而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参事在任期间,主要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思考,向市领导建言献策。另外,为能够“集思广益”,参事室也会组织一些大型论坛,如“参事国是论坛”、“沪台研讨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参事们也会形成一些报告。
“受聘市政府参事,意味着一个新的平台,更多的是责任。”徐静琳教授坦言,对于未来的履职之路,她表示将继续结合法律专业优势,“在推进行政法治的进程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上海自贸区行政体制的管理、执法等方面改革,应多调研、多献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