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3月28—31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金“长三角都市圈文化教育事业创新研究与协作行动项目” 资助,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协办、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传统人文学科协作会议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隆重召开。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高开华先生、安徽大学王群京副校长、安徽师范大学王绍武副校长、中共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徐旭部长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姚蓉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重点探讨总结长三角地区地方高校传统人文学科协作的相关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人文学科区域协作面临的形势,研究区域协作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落实“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合作协议”的路线图,并细化“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传统人文学科协作方案”。主要论题包括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传统人文学科协作层次提升研究、范围拓展研究、深度强化研究、机制建构研究,长三角都市圈文化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形势与任务研究、高等教育事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法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了由上海大学起草的《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合作协议方案(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后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发挥,得益于文化教育事业“软实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展的标志之一是“文化教育优势圈”建设。此次会议致力于探讨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地方高校现有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传统人文学科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交流与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力度,为逐步形成“长三角都市圈文化教育一体化”态势,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而努力。与会代表围绕长三角地区传统人学学科协作展开了讨论,其中涉及到高水平高校间教育资源数字化与共享、长三角地区人物、思想研究、传统人文学科研究现状、发展思路和未来前景、高校间人文学科交流以及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等问题。
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等“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合作协议”高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高校,及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地方重点高校主管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的职能部门领导,以及上述高校文史哲学科相关院系领导、学科带头人共近60名代表与会。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教科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及相关媒体代表也应邀出席会议。(刘蕾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