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人生——专访著名演员、导演巴音额日乐

发布时间:2014-04-14投稿:罗清池 部门: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04年拍摄的《神雕侠侣》中,一个身披黄袍、极高极瘦、好算计他人、心理素质奇差的武学奇才、反派第一高手亮相在观众面前,获得了极高的人气。该角色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演员,巴音额日乐。而今天,他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诺日吉玛》来到上海大学。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巴音导演。

 

从内蒙古到上海

巴音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父母均是牧民,从小跟着外祖母。借用他的自谦,巴音“汉语讲得不好,和文盲一样。”但是在1982年,这个对蒙古草原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从内蒙古来到了上海,并逐渐开始自己的影视生涯。

从1985年在《成吉思汗》一片中饰演哲别开始,巴音已经陆续在《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近五十部影视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在《悲情的布鲁克》中的表现更是帮助他获得了金鸡奖。

在这些作品中,巴音大都饰演蒙古英雄。在他看来,自己在蒙古长大,对蒙古大草原的一景一物、对蒙古人的日常生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正是出于对草原、对族群、对自然、对社会的了解和热爱,他频频用自己出色的表演给观众展示出蒙古人的特点:心胸宽广,为人豁达。“艺术表演是需要积淀的。”巴音解释道,“体验了当地的生活,才会产生艺术的火花。”

对故乡的热爱也让巴音的表演更加真实精彩,在《悲情的布鲁克》的拍摄过程中,虽然只有四十个人拉着绳子,但是巴音还是骑着一匹快马跳下了悬崖。这种动作在如今的演艺圈简直是难以想象。“其实也是时代的原因。那时我还年轻,又没什么电脑特技,所以不奇怪。”不过,即便在当时,塞夫导演也认为他是“疯了”。这个极为冒险的动作,为当时还是新人的巴音获得了荣誉,也向观众证明“美国电影好看,内蒙古电影也好看!”

 

从演员到导演

巴音额日乐从小喜欢看电影。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话剧团工作。虽然在话剧界小有名气,但是巴音依然对电影怀有梦想。在上海戏剧学院期间,他用8个月时间看完了200多部电影,并且将看电影的习惯保留至今。1998年,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10年后,他拍摄了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斯琴杭茹》。

“其实我是内心想拍,想把自己对大草原、对草原人的体会和思考展示给大家。”巴音一直希望能够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胶片电影。《斯琴杭茹》让他如愿以偿,但也一度让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导演。”巴音听到自己当年说过的话后大笑起来。他解释道,和演员不同,导演除了艺术创作,还需要考虑到很多和艺术无关的事情,比如资金等。“其实作为一个导演,很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工作和艺术有关。”巴音微笑着,但是有点无奈,“我拍这样的片子完全是为了展现自己内心的东西。”和商业片不同,民族类型的电影很难获得很高的票房,这让影片的融资成为一大难题。除了最基本的资金问题,影片中一些需要大量群众演员的镜头对导演的调度能力要求极高,也曾让巴音感到为难。

不过大学生电影节让巴音找回了梦想。《斯琴杭茹》之后一度感到灰心的巴音在大学生电影节中获得了几个重要奖项或提名,再一次产生了拍摄电影的念头。

6年后,巴音额日乐带着《诺日吉玛》参加了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的作品展映。这是一部民族题材的作品,但更是用人性说话的作品。“我曾听说过,一部电影,如果仅仅通过画面就可以让观众理解80%,那么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在巴音看来,一部好的民族题材电影,更应该注重保留民族的色彩,而不应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穿件民族题材的外衣——好电影无需语言相同,人性总是相同的。

 

从巴音到上大

谈及一个导演是如何从一无所知逐渐成长并成熟的,巴音导演的第一反应是多看电影。他认为欣赏他人的作品是一个编导系学生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当然,“看电影也不是随便看”。“我觉得你去看一百部商业片肯定是没用的。”巴音说,“你要去看各种风格的好电影。”他列举了诸如伊朗、巴西等地区的优秀作品,认为一个“准导演”应该普遍地了解各种风格的电影,从他们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从而整合出自己的艺术风格。“我觉得看片子对学习非常有帮助,我到现在,每年还要看两三百部电影,什么电影都看,他们都是艺术。”

在分析和吸收了各类优秀电影后,实践就成为导演成长过程中最好的锻炼方式。“因为导演是要拍电影的,所以必须实践。”巴音觉得,在实践早期,由于设备缺乏、资金短缺等问题,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大作。但是,即便是拿着DV去拍摄一个自己想拍的片子,逐渐积累,也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形成自己的风格。“随着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可以慢慢地把内容增加上去。”

有些准导演的初期作品无法让人满意,常常受到他人的批评。巴音觉得,别人的批评是正常的。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导演来说,善待他人的批评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人都是这样的,好话听起来高兴,批评有点难听,但是静下来想一想就会发现自己有待提高。”不过,巴音也指出,一个导演需要有自己的风格,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因为一些批评而轻易地改变——这是导演艺术创作的根基。

 

采访结束后,巴音导演还介绍了蒙古国、前苏联等培养演员、导演的方式,并在展映会上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场观众还在蒙语电影《诺日吉玛》播放结束时两次热烈鼓掌,向这位优秀的演员、优秀的导演致意。“没听懂,但是看完就能体会导演要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