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4月17日,影视学院影工系的志愿者学生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活动地点设在学院图书馆,这里分别设有“献血等候处”、“体检处”、“采血处”和“休息处”等功能区域。早晨七点半,踊跃的志愿献血同学已等候在图书馆前的休息棚内,“用爱心为健康鼓劲,献热血为生命加油”的横幅和同学们的笑容相互映衬,使得空气都暖了几分。
辅导员佘燕芳老师也早早地来到了集合地点,关切地询问同学们的情况,并叮嘱大家“一定要吃完早饭才能献血”等注意事项。随后,同学们带上了自己的献血志愿书进入图书馆,大家秩序井然,眼神中流露出激动、紧张和期待。班主任袁奕荣老师和周霁婷老师也来到图书馆,为同学们加油鼓劲。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参加献血活动。而数字媒体班的王明同学在人群中却显得十分淡定,他在献血等候的时候还举起相机为同学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他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在大一的时候就无偿献过血,有过体验就觉得没什么。”采完血后,他轻松地笑着说:“如果说上次有点紧张,那这次就真的是没什么感觉了。”一句话逗得大家笑起来,其他同学的紧张情绪也放松了不少。
何慧虹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也是第一次参加献血,今年,她的体重刚好达到45公斤,符合了献血的体重指标,她光荣地报名参加献血。此刻,她正躺在采血的躺椅上,脸轻轻别过去,旁边的同学也一直安慰着她。采完血,志愿者扶着她走进休息区,虽然脸色有些苍白,却是一脸笑意,可以明显看到奉献的喜悦。她躺在简易布置的休息床上,志愿者同学在一旁照顾,她淡淡笑着,“没事儿,感觉还行,休息一下就好。”
而与此同时,赵文雯卷起袖子,抬起右臂,医生却犯难了,因为她的血管太细,扎了好几针都不出血,就在医生都要放弃让她不要献的时候,她坚持着说“换只手臂再试试吧。”这样浅浅说出口的话,透露着一种坚定和勇气。最终她还是献出了一份爱心。大家看到这一幕都心疼不已,她却笑着调侃自己“估计是肉太厚了,找不着血管呢!”
广播工程班的陶彤,因为家中有急事必须要下午坐动车回去,佘老师担心她,一直劝她不要献了,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她说“先体检了再说吧”。就这样,她为了心中那一份热情和勇气,最终还是献了血。事后她说,“其实一点都没有关系的,在动车上也可以休息啊。”
其实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刘宁同学为了让体重达标多穿了几件衣服,姚志伟同学之前晕倒过却仍坚持要献血,班长李琦聪虽然感冒还是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还有像宫若彬、王思纯等同学也是第二次献血了,同学们淡定地在体检、采血的路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休息区内,献完血的同学边喝着红枣莲子汤,边欢快地聊着天。大家的快乐都很简单,为着这一份浓浓的奉献,大家的心都是热情又向上的。周老师说“这次同学们献血的热情十分高涨,一大半的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我为献血同学的勇敢而骄傲。”窗外天阴沉沉的,还飘起雨丝,屋内却是灯光透亮,暖意融融。志愿者还在忙碌着为献血的同学服务,桌上一次又一次被放上新的营养餐,这一切忙碌却节奏感十足,一位同学说“这,是一场接力。”
是的,这是一场爱的接力!献血意味着我们愿意为社会传递一份爱心,奉献青春热情。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担当;这就是新中国的90后,有信念,有勇气。我们以责任为力量的源泉,以信念作前行的支撑。这样昂扬的精神风貌,彰显的向善力量,是上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青春践诺,对社会的奉献、责任和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