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家余源培教授应邀接收上海大学学子采访

发布时间:2014-04-30投稿:陆耀峰 部门: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社科学院哲学文化季系列活动之哲学名家寻访活动小记

2014年4月26日上午7点左右,在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彭学农副教授的带领下,一同满怀敬意与期待到达余源培老先生的住处。参与本次采访的同学有社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萌,哲学兴趣小组成员、社区学院理工大类本科生张慧、黄明辉和人文大类本科生张慧。

同学们虽然事先在网络上搜集过余老师的各种相关信息,对老先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依然被77岁高龄余老先生的亲切面容、矍铄精神以及热情招待所震动和打动。被邀请进屋内后,采访组成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进入采访正题。围绕哲学经久不衰的几个问题,如哲学带给人什么、怎样做哲学、哲学发展之路等等,余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分别作了其睿智、全面的评价、分析,表达了他独到的思想体悟。

在与余老师的攀谈以及倾听他的过程中,时间已经变成另一种概念,相比于思想激发的思考速度而言,时间变得异常缓慢,相比于企图理解取得最大收获这个目标而言,时间又变得飞快。原本预定的时间在这个温暖小屋中变得如此不够用,来自社区学院的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向余老先生提出困惑、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一场哲学的盛宴持续到中午。

期间休息的一段时间,余老先生拿出家里的饼干塞到每个人手里,让几位青年人多吃;并且临近采访结束时,找出自己的书郑重赠送给各位同学,从他的眼神、神情和言语中,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哲学家令人如沐春风的感染力、极高的人生境界,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他对做学问的严谨、对待思想的庄重与对自己思想成果的自信与珍重。

社科学院哲学文化季之寻访沪上哲学名家活动,希望能够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并通过追随大师足迹来树立自己为学与为人的方向,同时,活动也架起了青年学子与智慧长者间的交流桥梁,给所有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老师与名家以心灵的启迪。

                                                               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