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专业成就梦想 创业铸造辉煌

发布时间:2014-04-30投稿:罗清池 部门: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上海大学影视工程系毕业生创业风采录

                                                       

    (上大影通社讯记者王昱杨尘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例子屡见不鲜,但热爱本专业、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却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够做到的。在这方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影视工程系的毕业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自1995年5月影视学院成立以来,影视工程系便开展了培养具有艺术修养的影视技术人才的教学科研建设,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视音频工程、灯光控制、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特效处理等方向的教学体系,独特的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不但让大量优秀毕业生顺利地跨入影视和数字娱乐行业,也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江南4月天,又是一年毕业季。为了解毕业生在创业道路上的真实状况,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毕业于影视工程系的沈希辰、王磊、徐以达、林瀚宇、孟巍等多名创业者。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沈希辰和米克猫录音棚——以专业追求卓越,用兴趣开拓道路

      

图1米克猫录音棚

 

2013年6月毕业的2009级学生沈希辰,酷爱音乐与摄影。在校期间,他 就因为爱音乐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毕业季 来临,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纠结于就业还是考研,坚定地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但是作为一个在校的大四学生,他没有钱,没有设备,没有关系,只有一腔的热情和专业技术。于是他决定和好友一起先开一家录音棚,不仅和自己的梦想相符,也算在能力范围之内。

“在大四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想要创业的想法。大约在2012年底,已经做了计划。但真正开始实施,还是因为我们所达成的一个共识:将大学所学专业与兴趣结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我们选择建立录音棚,一来这是我们共同的兴趣所在,二来我们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

就是这样成熟而坚定的想法,让沈希辰和他的好友迈上了创业的道路。

首 当其冲,他们面临资金的压力。众所周知,注册一个公司需要钱,而录音棚要制作出好的声音需要配置高品质的音响设备,更是要有大笔的钱,这对于沈希辰来说是 一大难题。但他和好友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们努力寻找和他们有相同梦想的人,寻找对他们的计划有兴趣有信心的合作伙伴。寻找的同时,他们利用简陋的设备坚持 歌曲的录音制作,这既是对梦想的坚持,也展现了他们的专业实力。2013年春节时,他们终于遇到了伯乐,一下子拿到了一百万元的投资。于是他们顺利注册了上海华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月份完成录音棚的装修,6月份,米克猫录音棚正式开业!

“运营至今,录音棚的收益不错。我们已经有专业的作曲、录音、广告、摄影以及影视后期技术人员,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翻唱一路扩大,今天的米克猫能够承担原创音乐制作、影视后期同期声、音效、配音、对外商业录音等多项专业要求很高的业务。应该说进步很大。”

谈及在校学习的体会,沈希辰深有感触地说:“真的觉得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很有用,哪怕只是一门理论课,都会在后来的工作中得到充分地应用。”

王磊和VoiceClub——寻回学生时代的梦

      

图2 Voice网络电台首页

 

或许你已经在网络上听说过Voice(有声有色)的名称,这是一家网络电台,由VoiceClub工作室出品,可应用于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但你未必知道,该电台的核心成员,是一群始终对广播事业抱有浓厚兴趣,执着追求,并且有所建树的兼职创业者。VoiceClub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和Voice电台的主持人,相当一部分当年是上海大学广播台的播音员,而工作室的总经理王磊、创意设计徐以达,网站架构陈恕,都是影视工程系2007级的毕业生。

毕 业跨出校门时,这三位男生都找到了相当不错的职业。王磊在航天局某研究所负责摄像和后期制作工作,徐以达在某剧场从事物业管理,陈恕在某英语培训中心负责 系统开发与管理。虽然工作稳定顺当,但大学期间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广播台实践经历已给他们打下深深的烙印,他们无法放下热爱的广播事业。工作之余,当年的同 学重聚一堂,研究广播电台的各种技术原理,尤其对新兴的网络电台架构感兴趣。

面对稳定的工作,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创业的决定呢?

      徐以达说:“其实工作久了,会发觉还是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才能够激发最充沛的活力。除此之外,我们已经在大学里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明明热爱,又具备专业背景,同时还对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不做点什么,真的无法向自己交代。”

王 磊这样跟记者描述:“大学期间,我就在上海的一家广播电台做实习,这让我接触到了许多内部的东西,从运营到节目的制作都有了系统的认知。同时也在这样的经 历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这对日后帮助蛮大的。”除了这些因素,王磊说:“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考察,我们觉得现今的广播节目并非都能 让人拍手称道,市场对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是有需求的。”

徐以达同学介绍到:“我们建立VoiceClub的初衷,就是想要在网络上创立属于年轻人的电台。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声音节目的产业化。”

创业的过程免不了一路崎岖,作为兼职团队的他们更是如此。但辛苦归辛苦,他们有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王磊分析道:“相较于其他电台,我们拥有独立制作APP的能力,能够更快占领移动终端市场。此外,我们的专业注重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的结合,这让我们不仅拥有更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动向。”

在VoiceClub的大事记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创业团队的成长历程:

2012年9月,Voiceclub工作室成立,拥有了自己的录音棚;2012年12月,1.0版网站正式上线;2013年5月,IOS手机应用1.0版正式上线(应用名称:有声有色);2013年7月,和中国最大的声音社区分享平台“喜马拉雅”达成合作协议;2013年8月,IOS手机应用1.1版本迭代上线,蝉联三周APPstore新品推荐生活分类第一位;2013年9月,2.0网站测试版上线。目前,VoiceClub工作室拥有16位DJ,2位制作,3位网络开发,1位设计师,1位运营人员,90余档音频节目。

如今的VoiceClub已 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节目体系,虽然规模尚待扩张,却已经是网络电台中略有小成的团体了。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广播日趋为广大受众、特别 是年轻人所接受,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络收听广播的听众规模会继续水涨船高。并且,这个团队还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其他传媒行业,例如已着 手开发“口袋博物馆”,将他们的网络电台技术应用于会展、博物馆。团队的发展空间巨大。

诚 然,很多人有过创业的想法。然而想到和做到之间,却有着一道鸿沟,看似平凡的一步跨越,背后却是长久的深思熟虑。而言谈之中创业者们流露出的信心与干劲, 也着实令人深深触动。如王磊们所说,学好专业知识是学生时代一个明智的选择,但真正让人踏上康庄大道的,还是对梦想的执着。他们经历了就业,却放不下当年 的梦想,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才能稳步向前。他们用执着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寻回了学生时代的梦,知识是他们制胜 的武装,梦想,则是他们最坚定的航向。

 

林瀚宇与蒙彤文化传播——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图3蒙彤公司为“中海油”制作的宣传片

 

上海蒙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影视、广告制作、年会宣传的影视公司。公司从做年会起步,为中海油这样的大型企业做年度宣传片。先后服务过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单位,包括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品牌、宝洁旗下的吉列品牌、Ford中国的瑞界品牌、始祖鸟户外装备、金茂集团、英孚教育上海总部、中海油上海分公司、虹口区政府文明办、徐汇区房管局、浦东区曹路镇政府等数十个客户。眼下宝洁、金霸王、伽蓝这样的大公司也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对于公司如此骄人的业务能力,蒙彤的创始人之一,影视工程系2008级学长林瀚宇笑言:“一来这些大公司在这方面有需求,二来是我们做好的作品,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林 瀚宇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合作伙伴:“都是影视学院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共五人,分别来自影视艺术系、影视工程系、广告系。两个是导演,分管微电影和宣传片;一 个是制片,把控场地、演员、甲方时间表等环节;一个负责业务联系,进行提案、文案创意方面的整合;而自己嘛,负责视频的后期特效处理。”听完他的介绍,记 者身为学弟学妹,对学长们能够整合影视学院各个系的专业优势成功创业敬佩有加,同时也非常好奇:“作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你们怎么能接到这些知名公司的业 务呢?”林瀚宇微微笑道,在大四的时候我们就接了不少影视制作的活儿,参加了一些比赛,技术上得到了 很多锻炼,也慢慢积累了好的口碑。大公司在微电影和宣传片方面有需求,经人介绍,我们就和这些公司有了合作。不过,要制作出令客户满意的作品是很辛苦的, 很多时候要加班熬夜,一旦客户提出意见,我们就要修改或者和他们沟通,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

当 谈到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林瀚宇认真地说:作为过来人,现在想想,其实学校的课程都有用,很多课应该学得更努力一些。前三年要好好学习理论课,至少不 能挂课,到了高年级就要争取多一些的实践机会。其实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可能比较宽泛,但对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和技术可以自己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提 高。在大四的时候可以开始接一些业务,也可以准备考研,前提是在前三年的课堂学习中已经打好了理论基础。林瀚宇回忆到,我在学校时对后期制作非常感兴趣, 选了一些这方面的课程,虽然课程不是很多,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之后自己对后期制作和特效刻苦学习,有些知识钻研精通,也有只是作个了解,学到 很多东西,相当有益,为现今的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孟巍和朗快展览——专业基础和学习方法很重要

图4朗快公司布展的汽车展现场

 

作为一名98级的影视工程系学生,孟巍毕业离校后,首先从事的岗位是会展行业的AV(Audio and Video)设备现场操作。虽然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但“不安分”的孟巍发现个人发展的空间不是很大,于是在2003年自主创业,创办了上海朗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父母坚定地支持他的选择,给了几万元的启动资金。

孟巍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比起沪籍同学,他在上海独自创业,困难更大。“我毕竟不是上海本地人,房子要租,关系要打通,人脉要建立,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挑战很大。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我就要努力地走下去。”孟巍和朋友合租了办公室。起初,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搜索需要相关业务的公司,不断地打 电话,发邮件,向潜在客户介绍朗快公司,给他们看公司的产品。就这样,当他把搜索到的公司全部联系完后,终于有两家公司有了回应。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 “朗快展览”获得了会展业务,正式起步了。而“朗快展览”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也延续至今。

也就是这样一个开始,孟巍坚定地干到现在。他创立的“朗快展览”主要业务是做展馆、会议、大型活动的场景设计和布展,涉及到活动现场的场景效果和系统设计,屏幕、投影、音响、灯光、舞台、背景的制作和布置等。前期工作需要设计平面图和3D效果图,需要制作背景、道具,现场施工需要搭建舞台,布置背景墙,连接视音频和灯光设备。

创业道路上既有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孟巍说,刚创业的两年中,确实赚了一些,于是拿出利润来和人合伙办了一个加工厂,制作道具、展台、背景板之类的会展用具,拓展公司的业务。2008年冬天我们把做好的样板放在工厂里,打算过年 后交给客户,可那年上海下大雪把工厂房顶压塌了,样板全部废掉,一下子亏损了十几万。这是天灾,也遇到过人为危机。有一段时间客户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 致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频频向对方催款。甚至遇到赖账不还的公司,没办法,只能上法庭打官司。

从2003年起步到现在,公司受到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出 现过管理方面的失误,遇到过天灾人祸,但孟巍却沉着应对,始终掌控着大局。回顾公司这些年的成功与挫折,他满脸坦然的笑容。他的体会是,要想创业成功,就 要和客户建立诚信合作的关系,还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且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他说当年学的调音系统、电声学这类课程对现在的帮助很大,虽然说现在的调音台 更加先进、效果更好,操作也不尽相同,但是基础、原理是不会变的。这些年,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设计图纸也从手绘的变成电子的,从二维的变成三维立体的,还 要渲染出现场效果,可是归根结底,它的基础仍然是以前在学校学过的知识,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让我遇到新的知识也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

 以 上介绍的几位创业者的成长经历,是上海大学影视工程系众多优秀毕业生的缩影,一批又一批具有艺术思维的影视工程技术人才正在崭露头角。“以媒传智,知仁播 远”,影视工程系将秉承“艺术与技术结合,用技术诠释艺术”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影工学子能够加入到这些优秀创业者队伍当 中,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让自己的创业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