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文学之夜:中韩作家共话文学与青春

发布时间:2014-05-06投稿:赵益民 部门:文学院 浏览次数:2765

       5月4日晚上,主题“文学·时空·青年”的第四届“文学之夜”活动在校本部图书馆讲堂举行,讲堂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热爱文学的500余名师生在此共享盛宴。今天的活动邀请了《爱情公寓》著名编剧汪远,知名小说家金仁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聂伟以及四位韩国小说家、诗人鄭璘、曺甲善、鄭永善、金惠英,向上大学子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青春与文学的力量。活动也引起有关领导重视,校党委副书记忻平,教务处处长王光东、学工办主任林海霞,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陆铭,图书馆副馆长卢志国,文科处处长、文学院执行院长董丽敏,文学院副院长曾军,党委副书记王丽娜等相继出席。

       来自韩国的小说家、诗人用韩语朗诵了《夜晚的眼睛》、《在凌晨时》、《红旗,黄花,蓝地毯》、《水的时间》,语言不通,现场听众却还是在文字的停顿与抑扬间感受到故事的曲折变幻、诗句的韵律缠绵。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聂伟教授与两位韩国文学批评家朴炯俊先生、田成煜先生共同对话诗人、小说家。不同于通常意义的“韩流”,朴先生希望中国的青年朋友更多关注韩国影视之外的其他丰富文化。田先生说,现在的学生读书少了,过多地关注电视剧,其实最深的智慧还是在书里。小说家曺甲善先生特别指出,鲁迅、茅盾、巴金先生的作品其实在很早之前就翻译成韩语被韩国读者所阅读。

       知名小说家、电影《绿茶》编剧金仁顺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展开了一次关于往事、文学、作家成长历程的回眸。金仁顺女士坦言自己首先是个小说家,其次才是编剧,《绿茶》原作只有八千字,在创作时是全身心地投入,把最深的想法都写了进去,所以觉得小说才是自己的东西。

       今年初播出的《爱情公寓》第四季引起了青年人的追剧热潮和热议。该剧的编剧汪远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资深影评人毛尖,与现场的听众互动,共话青年人对青春梦的追求。

       《爱情公寓》的热播自然是绕不过的话题。该剧从第一季到第四季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以表现美丽的青春为主题,讲述的是后宿舍时代的年轻人不断成长的故事,这可以视作是校园剧、校园生活的延续。

       谈到目前国产剧的创作环境和观众评价,汪远说,创作本身也是一种尝试,而目前我国的电视剧题材还显得比较贫乏,给年轻人看的电视剧还比较少,值得挖掘。情景喜剧作为一个模式,由美国人发明并任然领先。面对美、英、日、韩等的文化倾销,中国电视人应急起直追。而青年人应该保持好奇心,这样才能有不间断的想象力,可以讲全新的故事、表现我们的文化。汪远还鼓励同学们要敢想敢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闯出一片天。

       整个晚会气氛热烈,中间不时穿插歌舞,文学院中文系孙晓忠教授与11级影视学院的朝鲜族学生韩敏颖用中、韩语对唱《美丽的神话》博得全场热烈掌声。随着文学院海沙尔同学《青春舞曲》的激扬歌声第四届“文学之夜”落下帷幕。

       每年五四期间“文学之夜”作为文学院的传统活动已举办四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奋发进取是其宗旨。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藉此,以习总书记的讲话来勉励“文学之夜”活动不断取得进步。

 

                                                                                         上海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