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邀你最美时——2014年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宣讲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06投稿:陆耀峰 部门: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为更好地让2013级学生走近专业学院、了解专业情况,2014年5月5日晚18:00,社科学院专业宣讲会在FJ104室拉开序幕。社科学院院长王天恩、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朱承、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魏宏、哲学系主任宁莉娜、哲学系副主任刘友古、本科生辅导员陆耀峰、社区学院辅导员刘娇蕾、社科学院高年级学生代表,以及来自社区学院人文大类的80余名大一新生共聚一堂,一起在立夏温暖的夜色中与哲学开始了一段“最美的遇见”。本次学院宣讲会由刘友古主持,内容包括社科师生主题讲演、哲学专业培养介绍和师生互动三部分组成,现场内容丰富多彩、气氛融洽与活跃。

一、  社科师生亮相,在演讲中展示思想之魅力

       社科学院刘友古老师进行完简短而带有诗意的开场白后介绍了出席嘉宾。宣讲会首先由王天恩教授向在座近90余名师生讲述了《哲学到底能给予我们什么?》,他从自己本科学习阶段的经历开始介绍,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指出思想坚定与方向选择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说道,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里,人性光辉的闪亮、哲学思维品质的重要,而哲学使人能够明白生活的意义,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接着,朱承作了题为《哲学生活:持志如伤与用心若镜》的10分钟的“微演讲”。他先问同学们区别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日常生活,哲学生活意味着什么?进而他认为以哲学为志业的人应该经常反思这个问题,应该经常校正自己的言行以做到“知行合一”,而朱老师认为,哲学生活意味着对自己灵魂沉静时的内心追问。同时他也提出要以哲学为志业,就意味着要将思考当作生活的常态和应用哲学的方式观照这个世界,并以王阳明、庄子和朱利安•班达的话语告诉学生们“持志如伤与用心若镜”哲学生活之路。

       然后,社科学院2012级本科生唐涛和杜光宇分别围绕《当我遇见哲学的时候》的话题,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选择哲学专业的初衷与过程、接触与学习哲学的亲身体验,两人均认为上海大学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模式,使得他们有更多了解专业、尊重兴趣、发挥天性的机会,同时也向社区学院的2013级同学分享了自己学习的心得。2014届毕业班学生李书尧讲述了自己通过哲学专业的学习,不断认识自己、坚持学术信仰与不懈奋斗考上复旦研究生的经历,给在座的同学们以极大的激励。

二、  多媒体展示,在专业介绍中感受哲学之精彩

       精彩的演讲结束之后,宁莉娜教授播放了学院专业介绍宣传片,并重点从哲学专业特色、教学团队、师资结构、培养目标、毕业生取向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哲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设置情况,她指出学院哲学专业的“一对一”导师制、受惠面广的奖学金、高比例本硕连读、海外学习交流、课外实习与就业锻炼机会等办学特色,将为大家的成长与成材提供优质的资源,同时,也鼓励学生学习哲学将会让人更有全面性、深刻性和前瞻性。

三、  互动咨询,在师生面对面交流中了解哲学专业 

       最后,刘友古老师、社科学院2011级本科生于翔等人就社区学院学生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师生们积极交流、热烈讨论、气氛活跃,围绕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是否可以辅修哲学专业、哲学专业的深造、海外学习机会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谈话。同学们以面对面提问的方式,更近距离地了解了哲学专业,为自己进一步理性选择自己的专业奠定了基础。期间,社科学院辅导员陆耀锋还以一个哲学专业首届学长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哲学中寻找到的慰藉。 

       本次社科学院专业宣讲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学院师生们的精彩演讲、生动有趣的宣传片、精美详细的介绍册以及具体丰富的讲解,让社区学院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在这个最美的春天,让我们接受哲学的邀请,慢慢地享受精神的饕餮大餐。

 

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