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家刘放桐教授应邀接受上海大学学子采访

发布时间:2014-05-12投稿:陆耀峰 部门: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2014年5月11日下午2时许,哲学名家刘放桐教授在家中接受了上大学子的采访。本次采访由社科学院张艳芬副教授领队,参与此次访谈的人员有社科学院13级研究生邵杰、12级本科生汤博麟以及哲学兴趣小组成员来自社区学院的唐毅、陈达安以及朱兴涛。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本次访谈,采访前同学们都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将形成访谈提纲。虽然采访当日天气状况不理想,但阴雨天气并不影响上大学子采访刘放桐先生的真挚热情。83岁高龄的刘放桐先生热情地邀请同学们进屋,就坐后同学们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进入正式的采访环节。刘放桐先生围绕同学们提出关于人生意义、哲学学习等相关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身经历给出了极富深度但又不失幽默的回答,从先生条理清晰、语词生动、内容深刻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出刘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谦和的处世态度与乐观的为人之道,让同学们感受到哲学大家的卓越风范!

       在采访进入尾声之时,刘放桐先生讲述了自己在德国访学的经历来鼓励学习哲学的同学们。德国街道上神学院遍及广泛,得知其学生为人诚实、思维敏捷、看法全面而成为全德国最优秀的学生,备受社会青睐。神学院学生学习的正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这门学问让人受益终身!最后,刘教授还为前来采访的学子写下了“学好哲学,促进全面发展”的深切期盼。

       社科学院哲学文化季之寻访沪上哲学名家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精神生活,并通过追随大师足迹来树立自己为学与为人的方向。

刘放桐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1996年被授予首席教授荣誉称号。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顾问。现代哲学研究所(非实体)第一任所长,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任站长。2004年任复旦大学新成立的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为国内十余所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顾问、学术委员)。

       著有《实用主义述评》、《现代西方哲学述评》,合著《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主编有《现代西方哲学》等。

 

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