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学院召开数理化基础课程改革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05-16投稿:吴桂山 部门:钱伟长学院 浏览次数:

2014年5月15日下午,理学院副院长盛万成、数学系教学系主任杨建生、物理系教学系主任姜颖、化学系教学系主任丁益民应邀参加钱伟长学院数理化基础课程改革研讨会。钱伟长学院直属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顾传青、副院长李颖洁、副书记徐晓夏、教学秘书李财仙、组织人事干事苏英参加会议。

会议议题为:一、根据试点学院培养目标,两年数理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改革;二、怎样以基础课程为平台推行“一师三化”的试点学院教学改革。

首先,苏英向大家介绍了钱伟长学院两年数理化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数学实验》共8门课的基本情况和学校面上相应课程的开设情况。接着,顾传青向与会老师介绍了钱伟长学院按照国家试点学院要求开展基础课程改革的总体设想。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和探索,钱伟长学院将站在突破高校人才培养瓶颈的高度,不断大胆探索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般性的规律和做法。目前,钱伟长学院要紧紧抓住基础课程改革这个抓手,推动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教师聘任和学院治理的综合改革。

之后,根据试点学院培养目标和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情况,与会老师就数理化课程的设置和改革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盛万成和杨建生认为,从历年进入数学系的学生情况来看,钱伟长学院进来的学生总体素质比较高。大家一致认为:第一、从多方面反映的信息,现在的数理化课程设置合理,为学生进入各专业打下了基础。第二、《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课时可适当减少,化学课程有适当增加课时的需要。第三、基础课程教学课内课外都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怎样建立机制,把课外辅导、学生个别化培养、学生实践活动指导与老师的教学科研结合起来。

 经过深入讨论,大家形成共识:理学院组成课程教师团队,以试点学院数理化课程为平台,开展教学改革,先行先试,努力为国家试点学院人才培养和学校通识教育改革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