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回顾与思考”——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校友座谈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30投稿:高荣飞 部门:法学院 浏览次数:

5月24日下午,法学院“回顾与思考”---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校友座谈会在本部校区举行,学院各个时期的各界校友返校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庆祝新上海大学组建二十周年。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大学校友会法学院分会秘书长傅新华老师主持了座谈会,并向校友们介绍了上海大学和法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态势,校友们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发出了由衷的感慨。法学院校友分会会长石峰老师畅谈了作为法学院首届毕业生和留校工作的经历和感想,并对校友会分会的发展思路作了介绍。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戴晓坚校友回顾了在校学习和工作经历,他作为工程领导者参与了苏州河综合整治、长江隧桥等上海市重点工程,亲历了江泽民、习近平、朱镕基、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关乎民生等实事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青浦区人民法院院长宋学东校友是在法学院前身---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时期入学的,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后,从原上海大学毕业,他回忆起当年开风气之先的系团总支书记竞选,在同学们的支持下,他担任团总支书记直到毕业,宋学东校友富有感情地说:母校是每个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不断成长的起点,他谈了在法院审判第一线和研究室、政治部工作的体会,走上局级领导岗位后的责任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法律人才特别是在法院工作的年轻人,工作中心里要有老百姓,办案要认真细致,贴近实际,仅有专业理论和知识,不能做到和谐和完美。我院88级法律专业学生、恒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英校友谈了自己从学校的毕业实习开始到律师执业多年来的感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她认为一个有成就的律师的必要基础是勤奋。来自广州的揭英汉校友,是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州市青年优秀律师,他回顾了自己在广州一路打拼的奋斗过程,提出了法律人才不要局限于法律领域,应该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彬彬校友是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律师,她谈了作为优秀法律人应该具备的五个要素。校友们纷纷表示愿为上海大学和法学院的发展和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揭英汉校友、龚英校友向母校捐赠,协议捐赠金额为110万元人民币,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法学院党委书记胡建国老师为担任学院法律硕士兼职导师的宋学东、龚英、揭英汉三位校友颁发了聘书。原涉外经济法系主任陈汉生教授也与会并讲话。

戴晓坚校友担任了第二届校友理事会副会长,揭英汉校友新当选为第二届校友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们在上海大学第一届校董会第三次会议暨第二届校友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围绕上海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的主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对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表达了与学校开展相关合作,进一步支持上海大学发展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