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罗宏才教授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05-29投稿:洪丹丹 部门: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浏览次数:

         2014年5月14日至16日,乌兹别克政府主办的“中世纪东方科学家和思想家历史遗产对现代文明的作用和意义”国际研讨会在中亚历史名城撒马尔罕举行。在我校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的直接推动下,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罗宏才教授作为上海地区两名代表之一,赴乌参会并做主题发言。

        研讨会根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的倡议举办,来自中、美、俄、德、法、意、日等50个国家的147位专家学者、各国驻乌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乌研究机构代表等近700人参加研讨会,其中中国学界代表共8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会议前夕,主办方向上海地区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征集会议论文,共有八名学者提交了论文摘要,罗宏才教授的论文“艺术科学——6世纪中叶粟特与长安通过墓葬石刻载体的碰撞与交流”成功入选并代表上海学者参会。

        卡里莫夫总统亲临15日大会开幕式并做精彩演讲,强调中世纪东方科学家和思想家对世界科学、艺术和人类文明的贡献,高度评价古丝绸之路对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向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对乌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关注表示感谢。主题会议由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总理阿兹莫夫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主席Hubert Gijzen发表致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学者代表相继发表主题演讲,阐释中世纪东方科学家和思想家历史遗产对现代文明的作用和意义。罗宏才教授在会议中做了题为“艺术科学——6世纪中叶粟特与长安通过墓葬石刻载体的碰撞与交流”的主题发言。

        会议期间,罗宏才教授参与开幕式及分组讨论,接受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视台以及“人民之言”等多个媒体的采访。罗宏才教授代表上海参会,正值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前夕,为展示我校研究成果和促进中乌文化合作与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上合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