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召开2013-2014学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06-30投稿:李璇 浏览次数:

 6月27日,理学院2013-2014学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校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社区学院副院长何幼桦应邀出席。理学院及各系(所)党政班子成员、本科教学副主任、副书记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理学院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盛万成主持。

会上,理学院各系教学副主任分别就2011级和2012级学生后三年培养质量进行了分析,对两个年级的生源、绩点、试读试警人次以及四六级通过率、提前进入实验室、创新实验项目申报、各类获奖等其他各类发展项目进行了详细对比。各系所还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特别对2011级、2012级和2013级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大学物理》三门公共基础课及大类基础课程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2011级、2012级学生分流前的成绩状况和分流后的成绩状况对比、绩点高低的分布和发展趋势等情况,具体分析了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结构、难易程度等问题。同时对2011级、2012学生分流到各专业之后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也为2013级后三年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思路。

与会人员针对各系所汇报的情况进行了热烈交流。何幼桦对社区学院2011、2012、2013级三届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了比较,并提出需对课程改良等建议。顾晓英提出本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学习训练。盛万成指出,不能简单的以学生的绩点来评判学生的教学质量,应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科学的分析这些数据如何来评价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等。大家纷纷对2011级和2012级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会上,盛万成做了2012-2013年度第八轮教育质量白皮书中本科教育数据对比与分析报告。会议针对“白皮书”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讨,对如何做好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认真讨论和总结。

最后,盛万成代表学院感谢大家为理学院的辛苦付出,他希望各系各学科充分利用学院的学科优势,大胆探索和实践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本科基础教学模式,进一步修订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本科生后三年培养方案,全面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学院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