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近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等主办了一场“‘我与党的十九大’上海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比武”活动,来自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11所高校的青年理论学习社团的学子参加活动。 11月9日下午,大比武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举行。上海大学“泮池学社”的同学以情景剧为表演载体,以“‘复兴号’驶向哪儿”为题,把中华民族比作一辆正飞速行驶在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发展阶段,从“2020小康站”、“2035现代站”到“2049强国站”,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创造”引领世界、世界一流军队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步步实现,形象演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最终,凭借精巧新颖的创意、丰富的十九大报告内涵、生动形象的表演,上海大学在11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此次“大比武”活动一等奖。 “泮池学社”是上海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学习社团,学社成员由上海大学十佳卓越班长、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骨干等组成。学社秉承“深明事理、学懂悟透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宗旨,通过定期举办主题讲座、专家座谈、党支部书记沙龙、编写理论学习专刊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拉近理论学习与青年学子的距离。 在此次活动前期的备赛过程中,学社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学习,一起备课。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筹)的杨秀君教授、校团委副书记高峰和学工办的老师们全程陪伴、指导;王天恩教授、欧阳光明教授也莅临初赛、决赛现场,提供了专业、权威的意见建议。 接下来,泮池学社将走进班级的活动课、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场合,通过微宣讲等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带到同学中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此,我们向所有上大学子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 【参赛学生感言】 在尘埃落定之后,我最想说的,还是我最开始进入泮池学社时说的那句话:在恰逢我对“十九大”开始感兴趣的时候,碰上了这样的契机,遇上了你们,这大概就是天意吧。从自我介绍开始,到第一次头脑风暴,到第一次排练被否后重新写剧本,再到剧本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排练,直到今天拿到了这样的成绩,回头看看,虽然只是两周,但真的是把起起落落都经历了一遍。真的非常感谢备案组同学一次次的理论指导,技术组同学一次次对ppt和视频进行修改,还有几位老师一直的陪伴,正是这些,让我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微党课的备课和讲演,更是真正去学习和挖掘了“十九大”精神的内涵,我想,这也是这个活动为什么会选择让我们学生自己去尝试解读和分享“我与十九大”的原因所在吧。 ——管理学院孔令达 很开心这次比赛能够拿到冠军,付出时不计回报,往往回报就是最意外的收获,也是最美丽的收获。回想这难忘的过程,真的很开心,因为其中的每一秒都值得珍惜,特别是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也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材料学院别佳瑛 通过备赛此次大比武,作为选手的我对十九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十九大”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新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小康的基础上,追求卓越,一步步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收获丰硕的成果。“十九大”是一个振国风、树中华自信的重要会议,其颁布的政策切实指明了未来中国继续进步的方向,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的指南。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并不断探究其在社会方方面面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数码学院郑钰杰 很荣幸作为泮池学社的一份子,参加这次大比武。更加令人激动不已的是取得了总分第一,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主动、更加直观、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十九大”精神。团队成员秉烛夜战,不断修改、打磨剧本,以期用最简单、最深入人心的方式将我们的学习成果表现出来,起到宣扬“十九大”精神的作用。我们也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我们的付出,将十九大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子,承担起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文学院徐子康 很高兴能在这一次比赛中,收获满满的“十九大”的理论干货,也认识了一群认真负责的伙伴们。在深夜里,一遍一遍删减美化我们ppt、视频的伙伴,相依相随;在教室里一起探讨“十九大”精神的画面,历历在目;线上线下,一次一次的排练和磨合,难以忘却。所以我们自信地大声宣扬,用青春谱写未来,用热情迎接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