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2015年上海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图书馆讲堂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使命与责任-信息素养教育的转型与变革”,旨在促进上海地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学术交流,推动信息素养研究。会议由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以下称图工委)及其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主办,同济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来自上海及华东地区27家单位的97名嘉宾参加了研讨会,参会的还有上海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及图情档专业研究生。会务组于5月份发出征文通知,共收到市内外23所高校提交的30篇论文,经组委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9篇。
上午的会议由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卢志国主持,上海大学副校长汪敏教授致辞,他指出信息素养教育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感谢图工委对我校图书馆的肯定与支持,给上海大学图书馆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将竭尽全力,使之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交流会,信息素养研究的研讨会,以及信息素养教育同行的联谊会。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林皓明发表讲话,介绍了图工委近期的相关工作及研讨会。林皓明副秘书长和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慎金花随后为征文获奖作者颁奖。在主题发言环节,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的演讲题目为《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新框架、新视野》,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于2015年2月推出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进行了详细深入解读,提出了我国开展信息素养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珑的演讲主题为《面向学习环境的大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学习环境在信息时代的变化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例,研究讨论适应学习和认知环境发展的新型高校信息素养体系,包括其目标、标准、作用、主要内容、方法/模式的变革与拓展,以推动信息素养成为支撑学习环境的元素养,并带动学习素养体系的全面发展。上海大学图书馆詹华清分享了上海大学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并提出对新生信息素养进行分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
下午的会议由上海大学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张庆兰主持,第一个环节是三个专题报告,报告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吉久明的《任务驱动的MOOC教学模式设计研究》、同济大学图书馆邬宁芬的《上海地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余晓蔚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工作实践与思考》。第二个环节是优秀论文交流,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谭丹丹等五位同志分别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
最后,上海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陆铭作了会议总结发言,简要回顾了研讨会报告的内容,认为美国信息素养教育框架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专家报告和各单位的交流报告为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给与会者以启迪,必将推动本市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