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四十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6-05-25投稿:钱文馨 部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北京时间5月19日下午六点,第四十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泰国普吉顺利落幕。来自全球128支高校参赛队晋级总决赛,角逐“编程最强大脑”。上海大学代表队由计算机学院沈云付老师担任教练,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梅俊、高樱宁、许燚三名同学出战,最终取得了全球56名,国内高校12位的佳绩。比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胡大伟等看望了参赛教练与队员们,鼓励队员注重协作,放松心情,沉着应战。

   

 

根据赛制,晋级总决赛的队伍由一名教练和三名学生队员组成,正式比赛中,三名队员将在五个小时的规定时间内,在由主办方提供的一台计算机上解决来自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三名队员要根据问题,设计出测试平台,并构建出解决问题的软件系统,之后接受专家评委的审核,在最短的累计时间内以最少的尝试次数解决问题最多的团队获胜。上海大学代表队今年第二次入围世界总决赛,三名队员中计算机学院12级本科生梅俊继去年摩洛哥总决赛后第二次参赛,13级本科生高樱宁、许燚都为首次参加总决赛,这三名队员在五个小时赛程中最终解出五题。

   

 

作为世界级的大学生编程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称为“编程奥林匹克”和“最强大脑之战”,比赛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总部设在贝勒大学,2016年的全球总决赛由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承办。这场盛会中不仅有竞争,更有思维的碰撞、紧密的协作和友善的气氛。这项竞赛举办四十年来已经成长为在全球极富竞争力的教育科技竞赛。过去一年中,来自102个国家2700多所大学超过4万名选手在全球481个地点参加地区竞赛。上海大学代表队在去年亚洲区预选赛各站中,通过比赛顺利获得晋级本次总决赛资格。

上海大学ACM/ICPC竞赛一直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学工办、信息办等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ACM集训队教练和同学们的坚持不懈勤奋努力下,近年来成绩稳步提高进入国际中上游、国内前列水平。未来,将进一步创新机制,协同发展,进行阶梯式培养、探索一套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