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丝路起点 体验闽南文化——2016春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福建文化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16-05-24投稿:刘梦 部门:国际交流学院 浏览次数:

       2016年5月18-22日,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前往福建福州、泉州、厦门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尽情领略福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18日中午,留学生抵达福建省会福州。一行人首先前往秀美的于山风景区参观,途中学生们还循声发现了当地居民的休闲活动:拉二胡、吹笛子、唱民歌。大家也跃跃欲试,在居民的热情邀请下,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康晓鑫还亲身体验,由大爷大妈们伴奏,演唱了一曲《天路》,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让学生们感受到当地好客的民风。随后大家来到福州最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街区里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保存完好,留学生流连其中,了解福建当地的饮食文化、民间工艺并与当地居民攀谈交流,收获很多。

       19日大家到达泉州。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保存着众多古老的宗教、文化遗址。沿涂门街漫步,依次经过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福建地区最大的关帝庙以及文庙,不同文化在此和谐交融,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见一斑。留学生首先参观了始建于唐朝,有千年历史的开元寺。接着,到达有南方武术发源地之称的南少林寺,聆听僧众的诵经法会,并观看了武僧的精彩表演。当天恰逢本地传说中的“相公爷”诞辰,当地居民以演出闽南高甲戏的方式庆祝,留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虽听不懂唱词,但也看得津津有味。

       20日的目的地是永定高北土楼。永定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历史悠久、结构精巧著称。留学生首先参观了有“土楼之王”之称的承启楼。该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四百年”,严格按照易经八卦排序,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让人叹为观止。接着,学生们来到侨福楼。这座土楼因为出了11个博士,又被称为“博士楼”。同学们还与侨福楼主人、88岁高龄的江真麟老先生合影留念,并在土楼主人的热情邀请下与其一起品尝当地的铁观音、红美人、正山小种等名茶,一杯杯品下来,留学生对中国茶的认识和了解又深了一层。

       21日,留学生们在雨中游览了美丽的厦门大学,而后步行至香火旺盛的南普陀寺。学生们对寺前放生池聚集的乌龟和锦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了解了中国人关于放生习俗的博爱积善思想。下午大家又游览了向往已久的鼓浪屿,对岛上的各国建筑和多元文化赞不绝口。

       22日上午,大家冒雨参观了集美学村,南熏楼群等融合了中西建筑的特色与优点,雄伟壮丽且尽显细节之美,堪称嘉庚建筑的代表。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嘉庚纪念公园、陈嘉庚故居和鳌园,了解并学习陈嘉庚先生爱国自强、倾资助学的精神。

       在返回上海的火车上,留学生们聊起了此行的感受。来自阿塞拜疆的菲丹说,她最喜欢的是土楼,那里的建筑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家家户户的对联和灯笼把房子装饰的很漂亮,整个建筑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的观念。爱尔兰的柯艾美表示,她对福州印象最深刻,城市非常干净,那里的人很享受生活,三坊七巷除了精美的闽台小吃,还有漂亮的传统建筑,商店里的手工艺品佛珠、玉石,以及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都能看出这里的文化底蕴。

 

 

 

国际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