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7日下午,2016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研讨会在新校区乐乎新楼上善厅召开,国际处、研究生院、教务处以及21个专业学院党政领导及留学生工作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际交流学院党委书记王海燕主持。
会上,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喜明首先介绍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总体情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留学工作方针,上海大学留学生总人数在2009至2015年期间持续上升,虽然2015年学历生人数增幅18%,但是学历生总量在全国高校排位却跌至80余名。在回顾历年来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提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希望在各院系、部处的通力协作下完成上海大学2020年招收培养2500名学历生的目标,培养一大批有专业素养的知华、友华来华留学生。
随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丽娜、副院长杨静分别就留学生管理及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上海大学留学生英语授课专业与课程建设工作做了汇报和交流。国交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黄浩从拓展招生渠道、奖学金资源情况、录取手续以及拨款模型四个方面介绍了留学生招生工作。希望大家了解招生、教育、管理的情况,国交学院愿竭诚服务,携手兄弟学院开拓优质生源招生渠道、合力育人,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协力突破瓶颈谋求新发展。
会上,经济学院殷凤副院长与大家分享了经济学院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的成功经验。经济学院目前在读学历留学生145人,占全校在校留学生的23%。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自2005年开始,学院开展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国际贸易专业硕士项目,共开设13门全英文必修课程。至此,该项目共培养硕士留学生130多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留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配备专门行政人员负责留学生日常及教学管理工作,完善学院《留学生手册和培养环节指南》,从留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建设有特色、适合留学生发展、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同时,殷老师也对管理中碰到的困难提出了四个意见和建议。比如提高学历留学生规模的同时,如何保证生源质量,针对短期交换生目前缺乏统一的流程和操作规定,以及如何完善全英文课程平台和英文操作系统平台的建设等。
针对留学生工作,与会的领导老师也纷纷发言,把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如招生环节中的录取流程,以及各部门如何配合招生、平衡数量与质量、学院内部如何明晰责任分工、KPI考核等问题,相互做了沟通交流,献计献策。
此次会议让各专业学院和部处形成许多共识,在未来的留学生招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国际交流学院也将加强与各专业学院和部处的联系,集思广益,通过拓展招生渠道,培育热点专业,优化录取机制,创新合作模式,趋同化管理服务等举措,共谱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新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