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科学家精神,践行科技报国志”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第六届本科生科研创新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04投稿:魏仲奇 部门:钱伟长学院 浏览次数:

11月1日上午,“传扬科学家精神,践行科技报国志”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第六届本科生科研创新论坛在校本部DJ楼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数学方向教授章忠志、复旦大学化学方向教授孙兴文,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郑威、东华大学数学方向教授荣智海、上海理工大学物理方向教授杨会杰、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飞、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易建平、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奎、摇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沈兵等来自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此外,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2023届毕业生、直博生高子涵以及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2022级本科生范良东进行经验分享。钱伟长学院副院长许新建老师和孙强老师,以及学院各年级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钱伟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伟长书院院长沈青松主持。

论坛伊始,沈青松简要介绍与会嘉宾。许新建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勉励学子夯实学科基础、提升科研素养,勇担时代使命。沈青松代表学院向各合作单位与参会嘉宾致以诚挚感谢,指出本科生科研论坛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平台。

在朋辈分享环节,学院2023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理学院数学系直博生高子涵结合自身连续发表多篇SCI论文的经历,分享了“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比追求完美更重要”的科研理念,鼓励同学们善用学术平台、积极交流碰撞、锻炼表达能力。

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范良东连续获得学业特等奖学金,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并曾赴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他以“干中学、善假于物”概括科研心得,强调保持好奇、主动思考、严谨积累是攀登科研高峰的基石。两位同学的成长路径,生动展现了上大学子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的科学探索精神。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立志科研的梦想,看到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看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

随后,论坛进入墙报展示与分会场答辩环节。DJ楼大厅内,各参赛团队展位有序排列,图文并茂的海报吸引众多师生驻足交流。现场讨论热烈,思维交织,洋溢着探索未知的蓬勃热情。

在三个平行分会场中,答辩评审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评委们认真听取汇报,精准提问,在充分肯定项目创新性与前期成果的同时,也针对研究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同学们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深化方向。

答辩环节结束后,评委代表对本次参赛同学的整体表现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总结与点评。论坛确定了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3项。评委代表在总结点评中高度赞扬同学们展现出的科研兴趣、创新思维与严谨态度,强调本科阶段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黄金期”,鼓励大家在实践中勇于试错、持续积累。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国家发展之源。本届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科研精神的洗礼。愿今日迸发的智慧火花,点燃上学子心中不灭的探索热情;愿此刻激荡的思维碰撞,照亮未来坚实的科研征途。钱伟长学院将持续打造优质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每一位热爱科学的青年乘风破浪、振翅高飞,在自然科学的天际中自由翱翔!(撰稿:施昕雨;摄影:吴景琛、金泽龙、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