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院开展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展望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0-31投稿:朱泽昀 部门:微电子学院 浏览次数:

为全力促进2026届集成电路领域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分析集成电路领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推动2026届毕业生奔赴国家急需的重点产业就业,10月29日,微电子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相关院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开展聚力赋能,“芯”向未来—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展望交流会。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集成电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芯”想事成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室、感知网事辅导员工作室有关师生参加了交流。微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铭主持交流会。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舒在“集青年志 成中国芯”主题发言中指出,要加强党建引领,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通过支部聚力、就业专项工作组、意向排摸、列清单、榜样示范、校企联动、专场招聘等系列举措,培养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引导毕业生在重点领域建功立业。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旭在“探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集成电路人才就业质量”主题发言中指出,通过“国家芯火平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模式,聚焦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单位人才需求,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建强产教融合与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一鸣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发言中指出,聚焦教育“三问”,紧扣“产业报国”,通过党建引领,开展书记第一课、院长第一课、校友第一课,“春雨谈话”“一对一就业指导”,龙头企业联动等系列举措,靶向发力,助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海雄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的主题发言中以科研助理为案例切入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他指出,要坚持用爱发光,通过价值认同、协同育人、专业赋能、持续关怀等系列举措,不断打造“专业教师学术引领+辅导员成长导航+党政干部政策护航”的育人共同体,涵养一流育人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路丽丽在“芯未来 芯发展”的主题发言中指出,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贯通招生培养就业链,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形成“学院领导+教研室+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联动责任体系,前置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姜波在“全周期引领・高质量护航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思考”的主题发言中指出,面向国家战略急需,深化产教融合,抓实科创竞赛,着力实施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育人模式,打造“中国芯”主题实践品牌,全面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潘海老师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强芯报国、实践育人”的主题发言中指出,通过“强芯铸魂”本硕本博贯通制培养特别行动计划深化科教融汇,以“三个一工程教育”做实产教融合,打造强芯工程班等系列举措,构建“五位一体”就业育人工作体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与会人员还就升学保研、产教融合、导学关系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此次交流会由上海大学—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集成电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芯”想事成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室、感知网事辅导员工作室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