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中“推动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指导精神,10月28日,在2025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极限飞盘公开赛暨大场镇第二届“行知”杯全民健身运动汇开幕式现场,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主动牵头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联合大场镇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共同研发的《行知健康操》首部成果——“脊康操”正式发布。

作为“脊康操”研发的核心力量,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充分发挥运动科学领域的专业优势,由学院鲍冉博士团队主导完成全部专业动作设计,结合现代人久坐导致的脊柱问题痛点,创新性融合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理念,最终确定九个核心训练动作。该套动作全面覆盖颈椎、胸椎、腰椎三大脊柱关键区域,系统涵盖肌肉拉伸、稳定肌激活与关节灵活性训练三大功能,既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与姿态不良,又兼顾“科学安全、简单易学”的特性,可适配办公室、家庭等多场景练习。

在成果落地环节,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同步参与“脊康操”配套教学视频的内容打磨与专业审核,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目前,该教学视频已通过“大场发布”公众号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便捷学习。未来,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将持续牵头推进《行知健康操》系列研发,计划从骨骼、肌肉等多维度拓展健康操品类,进一步将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全民健康服务资源,彰显学院“以科研赋能健康、以专业服务社会”的体医融合创新实践成果。

为深化体育科研成果的长效社会价值,上海大学体育学院还与大场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体教融合基地”。未来,学院将以该基地为核心平台,充分整合体育学科资源:一方面持续输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方案,推动“脊康操”等健康成果的推广与迭代;另一方面依托基地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与学生实践,通过“政-校-院”三方联动,将学院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动力,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专业、持续的体育学科支撑。